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新华社评论员:砥砺奋进新征程 同心谱写新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砥砺奋进新征程 同心谱写新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2-09-30 16:09:51 | 点击:1023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砥砺奋进新征程 同心谱写新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映照着笑脸,承载着希望。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中,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3岁生日。回望奋斗历程,放眼神州大地,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我们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倍感自豪,意气风发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

  七十三载春华秋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经过一代代人不懈奋斗,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升,民族自信空前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一项项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在千家万户每个人的身边,在新中国波澜壮阔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国有万机,要在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直面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实践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是新时代中国战胜风险挑战、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面向未来,我们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把握历史机遇、赢得历史主动,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新征程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我们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志气底气,就能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无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改革发展、防控疫情,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无不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共和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奋进新征程,更加需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着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就一定能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重整行装再出发,同心一力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颜妤函]


【作者:新华社】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各地“多点发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数字化”“智慧化”助力精准调控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宁夏已全面进入供暖期。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从11月1日开始也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从10月15日开始,宁夏固原市、吴忠市、...

供暖补助停发、救济项目暂停 美国政府“停摆”致民生问题凸显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2天。受此影响,美国民生领域危机愈演愈烈,低收入者救济项目暂停与医保费用飙升对部分家庭造成严重冲击。例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因拨款延迟问题凸显,尽管美国政府冻结拨...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123下一...

墨脱超级水电站:全球规模最大水电项目的全景解析

关注011. 墨脱水电站概况1.1 △ 电站位置与资源墨脱水电站,坐落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壮观“大拐弯”峡谷段,从米林县派村延伸至墨脱县西让村,全长260km。这一河段不仅拥有高达2350m的巨大落差,还具备丰富的水资...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 购买会员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一、项目背景与地理位置墨脱水电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境内,依托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该电站的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西藏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墨脱县地处偏...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 并宣布工程开工

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

2022
09/30
16:09
新华社
浏览量: 10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