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14 01:18:30 | 点击:750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新华社记者刘斐、姜辰蓉、屈凌燕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经由中亚沟通中国与欧洲的货物人文时,一定无法想象,有朝一日“钢铁驼队”会在亚欧大陆上高速往来,输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商品物资。

2011年成功开行首列、迄今已达6.5万列的中欧班列,被称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徽合肥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驶出(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宋炎骏摄)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自2000多年前张骞通西域后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包括中欧班列、中吉乌公路、中塔乌公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联通网络构建,使中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

2022年9月,装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陕西西安出发,历时16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场站。之后,长安号又成功承运了比亚迪、大众、蔚来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如今,欧洲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

4月2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吉利汽车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行以来,开行量与运输货物品类都在不断增加,基本覆盖了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说,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太阳能光伏板等附加值较高的货物,将在未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中占据更大比重。

事实上,越来越多中亚国家城市既是中欧班列的“中点”又是“终点”。

今年前3个月,由浙江义乌始发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去程班列数量和发送箱量最多的是中亚五国。其所运商品种类从最初的小商品,扩展到现在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建材等。

“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大型物流企业的必要选择,铁路和空运、海运共同组成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的一部分。”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副主任贝旭东说。

2020年6月5日,满载防疫物资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在义乌西站启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新华社发(吕斌 摄)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国际协作走深走实,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国际联运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沟通亚欧大陆货物运输的“主动脉”效应日益显现。

《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与《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去年发布,提出要保障货物运输通畅,这将进一步巩固中亚作为亚欧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位于亚欧大陆内陆的中亚国家也由此获得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机会。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借助中欧班列开辟了出海口,将小麦等优势产品经中国发往东南亚市场。

如今,中欧班列已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路运输新通道。中亚作为关键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过境中亚的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多。2021年,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量同比增长24%。

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停靠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内(2021年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关博 摄)

中国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持续向世界输送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负责人阿克塞尔·马特恩认为,作为一种可靠的物流替代方案,中欧班列有利于缓解供应链紧张难题。

一段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海运空运长时间受阻,致使全球特别是美欧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产品难以抵达远端,进一步拖累复工复产。期间,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分段运输”、人员接触少的优势,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介绍,中欧班列的开行,打造了国际抗疫“生命通道”,助力沿线国家企业复工复产,增强国际物流应急保障能力,凸显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优势。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举办地西安,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认为,峰会将有助各方在利益共同处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发挥跨境铁路优势,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物流合作。

(责编:艾雯、刘叶婷)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50种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 哪些违规行为将被“狙击”?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打击倒卖医保药品行为,将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各地“多点发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数字化”“智慧化”助力精准调控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宁夏已全面进入供暖期。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从11月1日开始也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从10月15日开始,宁夏固原市、吴忠市、...

供暖补助停发、救济项目暂停 美国政府“停摆”致民生问题凸显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2天。受此影响,美国民生领域危机愈演愈烈,低收入者救济项目暂停与医保费用飙升对部分家庭造成严重冲击。例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因拨款延迟问题凸显,尽管美国政府冻结拨...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123下一...

墨脱超级水电站:全球规模最大水电项目的全景解析

关注011. 墨脱水电站概况1.1 △ 电站位置与资源墨脱水电站,坐落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壮观“大拐弯”峡谷段,从米林县派村延伸至墨脱县西让村,全长260km。这一河段不仅拥有高达2350m的巨大落差,还具备丰富的水资...

2023
05/14
01:18
浏览量: 75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