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宁夏已全面进入供暖期。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从11月1日开始也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
从10月15日开始,宁夏固原市、吴忠市、石嘴山市等地已陆续供暖。11月1日,宁夏银川市各供热企业已向居民家供热,这也标志着宁夏全面进入供暖季。据了解,银川市供热总面积达1.52亿平方米,供热企业共29家。供暖企业还开通了客服电话和供暖管家电话,24小时接听用户来电,第一时间回应用户在用热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

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明确,将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推动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所有公共建筑全面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同时,条例首次明确,供热单位要建设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热源、用户室温数字化、智慧化管理。
甘肃兰州:集中供暖启动 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甘肃兰州11月1日开始集中供暖,全市535个供热站点提前点火起炉,确保居民家中室温达标。
按照规定,兰州市居民供暖室温达标标准为18℃。在兰州市安宁区城建小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抽测,居民家中平均温度在20℃左右。该小区在今年9月份完成了供热管道及设施老化更新改造,供热质量和居民采暖体验有效提升。近五年来,兰州市累计完成631公里的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和约7.2万户家庭的采暖分户改造。

供暖季期间,当地完善四级响应联动机制,将供热公司、社区、街道及区级监督电话全部公示,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北京:检修完毕 将按计划统一启动点火试运行
供暖季即将开启,目前,北京市7家燃气电厂19台核心机组已全部检修完毕,确保供热季正常运转。
截至10月底,北京热力管理的北京市域内供热面积共3.76亿平方米,用户230万户,热力站5350座。

在供热启动阶段,将坚持分批有序的原则,优先对养老院、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一老一小”相关的热力站、锅炉房投入运行,确保重点区域供热需求得到保障。为了确保供暖效果,今年,供热单位检修技改设备设施4万余项,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线约555公里。

目前,北京各区供热单位已具备供热条件,将提前研判天气变化与供热需求,精准匹配供热出力与实际需求。若无异常天气情况,各供热单位将按计划统一启动点火试运行。
天津港保供季首艘LNG船到港作业
作为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暖重要能源保障来源,日前,载运6万吨液化天然气的LNG运输船靠泊天津LNG码头,标志着天津港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在天津港LNG码头,这艘LNG运输船完成靠泊,正在进行接卸作业。针对今年同期气温偏低可能带来的供暖提前等情况,港口及相关能源企业自10月底已进入供暖季保供周期。采暖季内,将有17艘次LNG船舶靠港天津LNG码头,预计接卸量将达110万吨,可满足2600万户家庭的采暖季用气需求。为优先保障“LNG冬季保供”船舶快速通关,当地边检部门按照“一企一策”工作模式,为辖区LNG码头量身制定了“护航暖冬”专项勤务方案。

天津边检总站南疆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毕琳琳称:“对申报信息进行网上预审,让船舶到港后即可第一时间开展天然气的外输作业。同时在确保口岸安全的前提下,登轮、登陆等各类行政许可审批都能随时办理,保障冬季保供的清洁能源最快速度通关接卸,保障民众温暖过冬。”
辽宁:提前开栓供热 智慧监测保障温暖过冬
从11月1日起,辽宁省全面启动今冬供暖工作。目前,辽宁省13个市及沈抚示范区已全部实现如期供热,大连市也将按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供暖。
今年,辽宁一些居民的家中,提前一周就已经能感受到室内温度上升。

辽宁省自上一供热期结束便启动“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累计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网2095公里,维修锅炉1203台(套)、换热站10496座。本供暖季前,全省储煤达1195.43万吨,储煤率80.5%。同时,更多智慧化设备也投入到今年的供热工作中,助力精准调控与效果监测。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浏览量:
6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