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以青春为笔 书写“第二故乡”振兴答卷

以青春为笔 书写“第二故乡”振兴答卷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5 17:32:10 | 点击:824

5月的细密的雨丝中,蒋家村几位大爷在门口闲聊,看见农尚武便热情地打招呼:“农书记,你又来啦!感谢你们把我们村的路修好了,现在下雨天一个水洼了也找不出,娃娃回家再也不湿鞋了!”这位被村民亲切唤作“农书记”的,是广西交通运输厅派驻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的第一书记农尚武。1989年出生的他,驻村前是手握设计图纸的高级工程师,如今成了裤脚沾满泥土的“田埂干部”。

2023年4月,农尚武初到辛田村时,眼前是另一番景象:10个自然村散落山间,道路坑洼、产业薄弱,村民人均年收入低。“土木工程讲究地基扎实,乡村振兴也得从根基抓起。”他掏出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村民诉求,扉页上写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抉择:驻村马甲与婴儿襁褓间的温度

驻村第32天,一通电话让农尚武攥紧了手机——妻子临产。连夜赶回南宁的他,在产房外守了整宿。看着新生儿皱红的小脸,妻子轻声问:“能多留几天吗?”他喉头动了动,最终只将脸埋进襁褓深吸一口气。七天后,村委会议室的灯光再度亮起,笔记本上多了一行小字:“缺席你的成长,是为更多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家里困难能克服,村里发展等不起。”这句承诺背后,是400亩因缺水撂荒的“望天田”,是26份亟待调解的土地纠纷案卷,更是村民那句“农书记,我们信你”。

辛田村大片稻田绿意盎然,乡村风光尽收眼底。文小静摄

“党建红”染透青山绿:田坎上的主题党日

“乡村振兴不能靠干部唱‘独角戏’,得让党员站在前排!”农尚武的驻村“第一把火”烧向基层党组织。他带着村“两委”翻山越岭走访老党员,请回在外经商的致富能人谢国春,将“三会一课”搬到鱼稻田边。

在修建灌溉渠的工地上,鲜红的党旗插在最高处。67岁的老党员蒋大爷带头跳进淤泥清障,二十多名村民紧随其后。原本需耗资15万元的工程,靠着党员群众义务投工,仅花费8万元便提前半月竣工。“党徽别在胸口,劲头就铆足了!”蒋大爷抹了把汗笑道。

这种“党建+产业”的模式,让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4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2万元,同比增长10%。

“三治密码”: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老谢家门前乱堆乱放、卫生差扣2分,李婶主动调解纠纷加5分!”在辛田村“积分超市”,村民正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尚武推出的“自治积分制”,将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纳入量化管理,配合“法律明白人”培训和“红黑榜”公示,让曾经的“扯皮村”焕发新貌。

村民谢大姐指着家门口的“美丽庭院”牌匾感慨:“过去为争半米院墙和邻居闹僵,现在谁家评不上先进,脸上都挂不住!”2024年,辛田村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0%,村民自发让地30余亩修建文化广场。

辛田村“鱼稻米”产业蓬勃发展。文小静摄

稻鱼欢歌:一粒米托起的致富梦

走进辛田村大米加工厂,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流水线旁,返乡务工村民谢忠柏正娴熟地操作设备:“以前在湖南打工,孩子生病都赶不回来。现在家门口月挣2000元,日子更有奔头!”

这座由农尚武多方筹资建成的工厂,串联起200亩“鱼稻共生”生态田。禾花鱼肥、稻米香,加上“辛田有缘”品牌加持,每斤大米售价翻了两番。2024年累计产值近11.8万元,加工稻谷约36万斤,便利服务本村及周边群众600多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22万元。

安装的进村路灯。文小静摄

石榴籽甜:一堂实训课结出的同心果

暮色中的响堂岭村,158盏太阳能路灯如繁星点亮山坳,曾经污水横流的村落如今回荡着文化广场的谈笑声。同一轮明月下,辛田村的田野间,稻鱼共生的产业田与镌刻着民族团结标语的文化墙交相辉映,见证着从“山乡蝶变”到“精神共鸣”的升华。

农尚武身着“驻村第一书记”红马甲,在两地躬身耕耘:他带响堂岭村民将抛荒地变“聚宝盆”,让辛田村借“交通+民族”培训孵化出汽修能手与种养专家,更用“党建+产业”模式编织起跨村落的发展纽带。当蒋家村的稻鱼产业链联动多民族家庭共学技术,当环境整治中各族群众肩并肩清淤筑路,那些硬化路上奔忙的身影、田间协作的汗水,早已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浇铸成乡村振兴的基石。农尚武抚过红马甲上的驻村印记,目光掠过灯火通明的村落:“驻村干部的任期有终点,但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振兴密码’没有终点——路灯亮起时,照见的是产业共兴的底气,更是精神共鸣的永恒。”

红马甲与青山长。2025年春,农尚武的驻村任期将满。夕阳下,他漫步在辛田村的田埂上,红马甲被镀上一层金边,远处轰鸣的专业插秧机正沿着田垄匀速推进,村民们站在田边协助着机械作业,一行行笔直的翠绿稻秧在夕阳下舒展,那是他们共同培育的“希望之苗”。

“驻村终有期,牵挂无尽时。”他摩挲着马甲上“第一书记”的字样,轻声呢喃。远处,连片的稻秧随风摇曳,如大地书写的一首绿色长诗——字里行间,皆是初心。(蒋秀芳 王敏)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球首个!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有哪些亮点?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迎来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全自主研发,中国移动、哈工大、通研院等生态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在单臂...

从概念蓝图到千亿级规模 广东低空经济具象化了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其中,推进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集群发展,被写入新的战略规划。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前三季度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16.2%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同比下降10.4%。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

锻造北斗导航的“神经系统” ——记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

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成员正在讨论技术方案。  黄思锦摄在日前于湖南株洲举行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由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以下简称“北斗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北斗民用短报文产品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在北...

广交会万商云集“人气足” 客旺货畅带动经济“热力值”持续攀升

央视网消息: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于10月31日开展。广交会期间,世界各地客商云集广州,展会经济火热的同时也带旺了本地消费。10月以来,受广交会带动,广州口岸的客流和货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0月,广州...

迈向“十五五”的文化图景 | 一起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版式设计:汪哲平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最近,我正和繁峙晋绣非遗工坊的绣娘们加紧赶制一幅《千里江山图》...

十五运会开幕式完成首次全要素彩排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首次带观众全要素彩排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融合多项非遗元素设计,将展现一场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全运会开幕式。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岁岁重阳:桑榆不晚 为霞满天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3个“老年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

中央气象台:青藏高原东部雨雪增强,弱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10月30日消息,昨日,西藏中东部、川西高原、青海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新疆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受高原短波槽和孟湾风暴“蒙萨”残涡共同影响,30-31日,青藏高原...

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㉓)

展板是有限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把历史讲得更透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能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  初心的光芒穿越时空,百余年前的理想不断长出新的血肉。今天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谁人不是执笔人?我们一次次回望历史...

2025
05/25
17:32
浏览量: 8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