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5 15:43:54 | 点击:1648

  每日新闻网讯:夏季来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的红梅杏花、槐花次第开放。日落前的暖阳下,90后创业青年古龙养殖的300箱蜜蜂倾巢而动,停在随风摇曳的花蕊上采蜜授粉。除等待这些“花中使者”的酿蜜成果外,他还忙着为红梅杏树果园除草、施肥,并将养殖的药膳鸡粪肥还田,滋养果园的土地。

  2020年年底,高职毕业在上海尝试创业以失败告终后,古龙返乡过春节,一度陷入就业恐慌。“怎么不出去工作了”“年轻人在农村挣不到钱、找不到对象”……乡邻议论纷纷,父亲古正锋是个“粘在土地上”的农民,也认为农村孩子就要努力从农村走出去、“脱离”农业,催促儿子赶紧去城里找工作。当时正值春耕,古正锋承租了近200亩山地种植红梅杏树,每年要出钱雇工春灌。古龙思前想后,决定在家务农。

  “开弓没有回头箭。”古龙说,不能把返乡当成最后的退路,也不能将自己单纯定位为农民,而要对种植养殖场地、产品特色、雇工情况、创业开支等前期投入作好充分准备,了解清楚当地能给予的政策支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创业实战中,古龙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农场”。他先跟着父亲学习为果园除草,为红梅杏树剪枝、施肥、灭治花苞虫。西海固地区常有霜冻,五六月间最频繁,红梅杏树易受其影响减产甚至绝产。他们在果园密集放置并点燃干草堆,用传统“烟熏”的方式为红梅杏树“取暖”。辛苦劳作终于迎来收获期,去年夏季,古龙家近4万斤红梅杏总销售额近7万元。

  2020年打理果园半年后,夏季的草长势飞快,古龙感到除草费时费力。他想到父亲2017年曾养过鸡。“把鸡养在果园里,养殖得当的话,能帮忙除草,鸡粪还可以还田施肥。”于是,他以每只4-5.5元的价格,购入近3000只黑红相间毛色的“青脚麻”鸡苗。

  “现在白天(把鸡)放出去,晚上收回,散养活动量大,生长出的肉质紧实。”古龙给鸡喂玉米、小麦、豆粕及茴香等中药材秸秆,“我养的鸡,特色在于以中药材为饲料,所以称药膳鸡”。

  当地早晚温差大,春秋季多沙尘天气。为防范鸡群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他给鸡的饮用水中加了姜汤。到了出栏期,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以每只130元的价格推介“现宰现售”的生鲜鸡,没想到各地的好友都私信联系购买,有时候很快就断货了。为了衔接养殖每批药膳鸡,他贷款25万元补购鸡苗和饲料。今年计划将药膳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只。

  眼见古龙把红梅杏树和药膳鸡侍弄得妥妥当当,古正锋把果园及30箱蜜蜂交给他,转而在本地打零工,只在古龙需要时,教给他一些养蜂技巧。

  取蜂蜜是个高难度的活儿。曾被蜜蜂蜇得脸肿胳膊肿、得用白酒涂抹患处“消毒”的古龙,如今成了养蜂能手。去年,他养的220箱蜜蜂酿蜜800多斤,售出的600斤有4万多元收益。今年,他的养蜂量增加到300箱,计划收了蜂蜜后用酒曲制作“蜂糖酒酿”。

  “古龙是寨洼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勤劳能干。”村民路永红说,古龙的“立体农场”为数十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创收的机会,方便妇女就近照顾家庭。每年六七月雨水充沛时,红花两三天能长出一茬,和路永红一起摘红花的工人有五六十人,都是同村的妇女,她们一天能挣120-130元,最多的时候,能收入180-190元。

  回顾5年务农创业经历,古龙说,最艰辛的时候,并不是被蜜蜂蜇,或药膳鸡生病、红梅杏繁忙的采收期,而是返乡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下定决心扎根西北农村、投身农业创业。

  “当创业真正启动后,我每天的生活挺充实,内心的惶恐自然而然消散了,没有心思再顾虑那么多了。”如今,他有了女朋友,还在原州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准备今年完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球首个!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有哪些亮点?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迎来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全自主研发,中国移动、哈工大、通研院等生态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在单臂...

从概念蓝图到千亿级规模 广东低空经济具象化了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其中,推进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集群发展,被写入新的战略规划。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前三季度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16.2%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同比下降10.4%。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

锻造北斗导航的“神经系统” ——记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

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成员正在讨论技术方案。  黄思锦摄在日前于湖南株洲举行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由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以下简称“北斗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北斗民用短报文产品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在北...

广交会万商云集“人气足” 客旺货畅带动经济“热力值”持续攀升

央视网消息: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于10月31日开展。广交会期间,世界各地客商云集广州,展会经济火热的同时也带旺了本地消费。10月以来,受广交会带动,广州口岸的客流和货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0月,广州...

迈向“十五五”的文化图景 | 一起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版式设计:汪哲平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最近,我正和繁峙晋绣非遗工坊的绣娘们加紧赶制一幅《千里江山图》...

十五运会开幕式完成首次全要素彩排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首次带观众全要素彩排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融合多项非遗元素设计,将展现一场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全运会开幕式。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岁岁重阳:桑榆不晚 为霞满天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3个“老年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

中央气象台:青藏高原东部雨雪增强,弱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10月30日消息,昨日,西藏中东部、川西高原、青海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新疆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受高原短波槽和孟湾风暴“蒙萨”残涡共同影响,30-31日,青藏高原...

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㉓)

展板是有限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把历史讲得更透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能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  初心的光芒穿越时空,百余年前的理想不断长出新的血肉。今天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谁人不是执笔人?我们一次次回望历史...

2025
06/05
15:43
浏览量: 16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