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端午龙舟竞渡的气氛演变

端午龙舟竞渡的气氛演变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6-09 16:13:13 | 点击:3705

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性象征,承载了人们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记忆。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华传统节日,拥有众多民间习俗,其中以龙舟赛最具代表性。随着端午节文化内涵的丰富,龙舟赛现场的气氛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尊崇先贤的庄严神圣,到欢度节日的愉悦喜庆,及至百舸争流的奋勇当先,反映出时代发展中人们精神追求的演变。

尊崇先贤 庄严神圣

龙舟竞渡在萌芽与发展过程中,与人们对古人先贤的崇拜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区的龙舟竞渡依附于不同的人物传说,但都基于当地民众的历史情感与真实生活,这些先贤们是爱国爱民的化身,对祖国、对人民满腔赤忱。荆楚、湖湘地区的端午赛龙舟主要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江浙地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孝女曹娥,两广地区则有以龙舟竞渡纪念为治理水患鞠躬尽瘁的苍梧太守陈临的说法。民众纪念他们,是爱国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

龙舟的形制最早实际为鸟形的船。隋人杜公赡在对《荆楚岁时记》的注释里写道:“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将竞渡所用的重量轻、速度快的船只称为“飞凫”,可以看出舟与鸟的渊源。《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龙舟鹢首”,鹢实际上指一种大鸟,而在船头画上这种鸟,表示人们希望船能像鸟一样迅速,遇风不避、不会迷失方向。龙在古代是可上天入水、行云布雨的无所不能之神物。随着人们对龙的崇拜逐渐加深,龙的神力与水紧密结合,使得龙形船逐渐取代了鸟形船。龙舟竞渡作为一种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祈求先贤与神灵保佑,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竞渡活动也因此更具神圣性。

“龙舟竞渡”与“尊崇先贤”这两个要素不断融合,加之随后龙神形象的加入,深化了民众对先贤人物、水神、龙神的崇拜之情,使得最初的节日气氛庄重而肃穆,且伴随着原始信仰的一丝神秘。

欢度节日 愉悦喜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传统民俗中祭祀的意义逐渐消逝,神秘性也随之渐褪,龙舟竞渡的娱乐意义得以放大。在宋代,江浙一带的龙舟竞渡就已成了带有表演性质的娱乐活动,讲究表演时的“打招、贴水面、咬桨”等动作。从明清时期至今,岭南地区将龙舟竞渡称为“扒龙舟”,分为以竞美为目的的“游龙”与以竞速为目的的“赛龙”,现场充盈着集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喜庆气氛。

节日气氛中的龙舟竞渡,不论是龙舟的形式或是其上绘制的龙元素纹样,既要符合传统文化中人们对龙的想象,又要塑造多样的神态、丰富的造型,以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所以龙舟的造型讲求立体、生动,其中以木雕龙头最为出彩。龙角呈流线型,健壮而有力,眼睛大而圆,嘴巴张开,牙齿尖锐。整条龙舟线条优美、潇洒流畅、富有动感。龙舟颜色往往以红色、黄色为主,红色对于中国人本身就包含有喜庆、吉祥之意,而黄色则代表了神圣、皇权、尊贵的含义,是农耕文明保土、敬土思想的表达,再搭配上更多丰富的色彩,无疑可以应和、制造节日喧腾热闹的气氛。龙的形象被赋予了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时至今日,龙舟竞渡的娱乐意义更加强化,诞生了“龙舟+文化+节庆+旅游”的新模式。2023年,在广东顺德举办的欢乐龙舟文化节系列赛事共有111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湖南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中,在汨罗江畔进行龙舟表演赛,屈子文化园中有端午奇妙游主题活动,通过还原屈原殉国、百姓划船寻觅屈原、抛粽子等场景,让游客沉浸式参与其中。龙舟竞渡已经由单纯纪念先贤的精神,发展为将民俗与娱乐、商贸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

百舸争流 奋勇当先

在传承文化记忆的同时,现代的龙舟竞渡活动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1984年龙舟竞渡被正式列为我国的水上体育竞技项目,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中国香港成立,1995年第一届龙舟世界锦标赛在中国湖南岳阳举行,2010年龙舟竞渡被列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龙舟成为东京奥运会的展示项目。

龙舟还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底蕴的载体。作为国际赛事,龙舟队伍和龙舟赛事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在湖北秭归举行,来自三大洲9个国家的14支队伍350余名龙舟健儿在此竞赛。国际性龙舟赛事也搭建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龙舟文化随着华人华侨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发展为一项国际化体育竞技项目,受到了外国民众的喜爱。在马来西亚,游龙舟活动吸引当地各族裔民众积极参与,同时举办了端午文化体验活动,人们能够自己动手包粽子、品尝粽子;在多伦多,国际龙舟节已举办了35届,参赛者九成为非华裔人士;在阿根廷,龙舟协会已经在12个城市建立了龙舟基地,各地政府大力支持,提供训练场地,举办各项赛事,助力龙舟文化的推广传播。龙舟竞渡这项起源于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竞技元素的不断强化,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精神成为龙舟竞渡的核心。比赛现场,伴随着震天的鼓点、果断的口令、整齐划一的船桨,龙舟们在浪花飞溅中你追我赶,一切都令人血脉偾张。龙舟竞渡是速度与激情的比拼,要求的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的体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合作能力,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是获胜的根本。这与传统文化中“独木不成林”“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吻合。如果说龙舟竞渡最初是源于对往昔的怀念,那么当下奋勇争先的龙舟赛,体现出的则是“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精神。

从庄重肃穆到欢快热闹,再到紧张激烈,龙舟竞渡气氛的演变,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赋予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在时代大潮中守望传统、开拓进取的写照。(作者:商世民,系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特聘教授、博导;徐祺娴,系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

(责编:方经纶、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航班遭炸弹威胁 美国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暂停运作

  △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资料图)  当地时间11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由于美联航一架航班接到炸弹威胁,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当日暂停了所有航班。据悉,这项“地面停飞指令”将持续至当地时间当日13时30分。(...

佩斯科夫:目前未向美方提供俄乌最新战场局势图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11月4日表示,俄方目前没有向美方提供标有乌克兰前线最新局势的地图,但此前双方进行接触期间俄方曾提供过相关地图,并就地图显示的情况进行过说明。(总台记者 王斌) 编辑:黄佐...

全球首个!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有哪些亮点?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迎来一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全自主研发,中国移动、哈工大、通研院等生态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在单臂...

从概念蓝图到千亿级规模 广东低空经济具象化了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其中,推进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集群发展,被写入新的战略规划。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前三季度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16.2%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同比下降10.4%。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

锻造北斗导航的“神经系统” ——记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

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成员正在讨论技术方案。  黄思锦摄在日前于湖南株洲举行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由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以下简称“北斗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北斗民用短报文产品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在北...

广交会万商云集“人气足” 客旺货畅带动经济“热力值”持续攀升

央视网消息: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于10月31日开展。广交会期间,世界各地客商云集广州,展会经济火热的同时也带旺了本地消费。10月以来,受广交会带动,广州口岸的客流和货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0月,广州...

迈向“十五五”的文化图景 | 一起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版式设计:汪哲平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最近,我正和繁峙晋绣非遗工坊的绣娘们加紧赶制一幅《千里江山图》...

十五运会开幕式完成首次全要素彩排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首次带观众全要素彩排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融合多项非遗元素设计,将展现一场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全运会开幕式。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岁岁重阳:桑榆不晚 为霞满天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全国第13个“老年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

2024
06/09
16:13
浏览量: 37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