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直到重逢一刻发现,《红豆》印记还在,母校印记还在,瞬间拉近了距离 “打个响指吧”_读书频道_中国

直到重逢一刻发现,《红豆》印记还在,母校印记还在,瞬间拉近了距离 “打个响指吧”_读书频道_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11 17:20:45 | 点击:520

□江艺平

把《红豆》的创办比作打个响指,似乎再贴切不过。

感谢作家班宇,借《漫长的季节》剧中人物写下那首诗:“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诗的隐喻引人遐思,我就在想,中山大学钟楼文学社1979年创办的《红豆》,不亦类乎此?

时隔四十五年,《红豆》重新结集成册,创办者、参与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对于他们,当年打出去的响指余音犹在,只不过那时候的共鸣,那些后来被震碎的事物,都已经变成从前。

《红豆》生于康乐园。康乐园正在迎接中山大学建校一百年。在百年中大的漫长季节里,《红豆》只生长了两年,陪伴它的“新三届”(77级、78级、79级大学生统称)在校也不过四年。如今它和他们在母校重逢,《红豆》以另一种形态回到它的出生地,“新三届”们也都已进入暮年。惟有母校,青葱依旧。

《红豆》结集,始于76级学长杨亚基的提议。他在校时出任过《红豆》编委,毕业后在广东出版界深耕多年,编辑出版过不少有影响的作品,惜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位资深出版家在世时一大心愿,就是把散落尘间的《红豆》收集成册。他曾对一起共事的79级学弟刘中国说:“这件事要抓紧做,一转眼,大家都老了。”杨亚基的夫人蔡瑞平,当年是华南理工大学77级学生,《红豆》是她和杨亚基的“爱情信物”——杨亚基发表在《红豆》的散文令她一见倾心。为了完成丈夫遗愿,蔡瑞平亦倾尽全力。

刘中国感动于心,慨然领命,四处奔走,八方联络,一时间海内外应者踊跃,不但集齐了七期《红豆》,还得到了母校多位师长、学长为《红豆》题写的墨宝,撰写的文章,发来的视频。于是就有了厚厚一册的《红豆杂志结集》,就有了“新三届”和母校的一次重逢。

翻开《结集》,最吸引我的是《红豆》创办者、参与者的回忆文章。七期《红豆》重新刊行,四十多年前的稚拙浅陋随处可见,无论多么敝帚自珍,先天不足自是一目了然,让亲历者再回首时依然心潮起伏的,是小草绽绿冲破冻土的那份倔强,那种勇气。

其实何止《红豆》。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高考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各地大学生不约而同办起刊物,先是武汉大学《珞珈山》,北京大学《早晨》,接着四川大学《锦江》,中山大学《红豆》……有研究者统计,从1978年到1980年,全国就有100多所大学办起200多份学生刊物。

须知那时“文革”阴霾刚驱散不久,从万马齐喑到众声喧哗,猝不及防地,一个引发巨大共鸣的响指,就这样在大学校园里打响了。

不到两年,这些大学生刊物中有许多先后休刊。但是,作为“新三届”的共同记忆,长久不见的同学,为了这份刊物赴约而来,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见面仍是同学。况乎庙堂和江湖都已渐渺,“新三届”也成了历史标签,惟有年少时的书生意气,尚能让彼此惺惺相惜犹存共鸣。

引起共鸣的,是那时大学生探索和思考胜似“初生牛犊”的无畏。是那时老师们爱护学生有如“护犊”的投入。而承载这一切的,是母校的宽厚和包容。

记得《红豆》问世不久就遭遇一场风波。第二期《红豆》发表中文系77级陈海鹰的写实小说《黑海潮》,首次披露“文革”中的一桩惨案,是中文系主任吴宏聪和系里老师们的仗义执言,化解了那场风波。

《红豆》从创办到重新结集过了四十五年。中大从建立到百年老校走了一个世纪。漫长岁月里,等待重逢的时间总是最漫长,漫长得模糊了记忆,漫长得疏离了彼此。直到重逢一刻发现,《红豆》印记还在,母校印记还在,瞬间拉近了距离。

当年的《红豆》主编苏炜、副主编方风雷,重逢之际忆述《红豆》创刊、办刊、休刊的台前幕后,说者酣畅淋漓,听者心领神会。那些收进结集里的回忆文章,更似雪泥鸿爪,勾陈出一群大学生、一份学生刊物和一所大学、一个时代发生的变化——当年谁会想到,今天的苏炜任教于耶鲁大学,蜚声海内外华文文坛;今天的方风雷作为厚朴基金创始人,创造了中国金融界一个又一个传奇。

在重逢现场,我见到77级老同学邱俊。当年他为《红豆》管账,同学们上街卖《红豆》,读者寄钱买《红豆》,每本两三毛钱,钱经他的手分毫不差,《红豆》休刊时,账面仍有700元盈余,悉数交回给系里。邱俊家境贫寒,暑假没路费回家,留在学校种菜,干一天活挣一毛钱,毕业时分配到广东省统计局,以总统计师退休。他比许多人都清楚,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了多大变化。我向他说起,当年你管一个《红豆》账本,现在成了总统计师。他淡淡一笑:“读大学前,我就在生产队干了四年会计。”

《红豆》休刊的遗憾终因重逢而释然。时间的年轮从未停止转动,它展示了季节轮回的力量——《红豆》休刊之时,正是80年代开启之际。更大的响指在更广袤的地平线响起,遥远的事物接连被震碎,其中就包括不断被改变的我们自己。

《红豆》重返母校,正值中大建校百年。在这所百年老校的恢宏华章中,《红豆》并不起眼,却有其独特价值。因缘巧合的是,康乐园也生长着红豆树,它并不高大,无法和校园里伟岸的樟树、茂密的榕树相比。但是,夏天去图书馆,走过马岗顶的青砖人行道,路边的红豆树落下豆子,铺陈出青石缝里点点殷红,别有一种坚实和纯粹。

如今,《红豆杂志结集》已经收入中大档案馆,成为母校馆藏。创办者们完成了杨亚基学长的遗愿,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这个心愿,就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谨以此书献给母校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纪念改革开放的青春岁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时政微观察丨广东之行,总书记强调两种精神

  11月7日至8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  从梅州到广州,总书记走进红色革命旧址、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参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展示,对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为大湾区...

习近平广东行丨丰碑矗立 精神永存——走进叶剑英纪念园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参观叶剑英纪念园,了解当地弘扬革命文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等情况。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由叶剑英纪念馆和叶剑英故居组成,于2007年5月建成开...

一见·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切?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18年,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铺展了一幅宏伟蓝图。  7年时间,宏图变胜景。“党中央决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油产量增长53%

央视网消息:记者5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我国茶油产量比2020年增长53%。 按照《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近三年...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油产量增长53%

央视网消息:记者5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我国茶油产量比2020年增长53%。 按照《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近三年...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2024
10/11
17:20
浏览量: 5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