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袁灿兴《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以文学笔法再现历史画面

袁灿兴《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以文学笔法再现历史画面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29 19:08:46 | 点击:486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说:“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偏倚在南方(长江流域)。这一个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元713年至741年这20多年被称为“开元盛世”,但是,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却出现了一场几乎倾覆了唐朝江山的“安史之乱”。这种集于一身的盛衰巨变,被视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以下简称《大唐之变》),是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围绕这一历史巨变全新创作的一部非虚构历史作品。书中深度融合历史史料,运用文学的结构和笔法展现安史之乱全过程,再现盛唐的繁华与崩裂,深入揭示人性的贪婪与战争的酷烈。全书行文张弛有度,时而令人忍俊不禁,时而又让人唏嘘不已。

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在长安称帝,由此建立了唐朝。此后,历经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彼时的大唐,已然步入到王朝的第二个全盛时期。回顾李隆基即位之前,各皇室成员之间争权夺利,接连引发了多场宫廷角逐。即位后,李隆基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张九龄等贤能之士为相,一方面整饬吏治、广开言路,另一方面力倡俭朴、反对奢靡之风,通过改革弊政和休养生息,在巩固政权的基础上,再一次迎来了大唐的鼎盛。然而,步入晚年的唐玄宗由于居功自傲,荒于朝政,耽于享乐,加之任用奸臣杨国忠为相,一时间官宦矛盾加剧,贪腐之风盛行,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袁灿兴将《大唐之变》定位为一本纪实性的历史小说,直言它不是简单的陈述历史,而是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还原历史真相中,适度借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力求呈现出大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细节之美。怀着这样的旨趣,全书以安禄山、史思明兵变,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城、杨贵妃红颜薄命魂断马嵬坡,郭子仪临危受命收复失地、唐玄宗复归长安成太上皇等一系列大事记为中心,聚焦于安史之乱前后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运用对比的手法,既展示了安史之乱前大唐的富足和繁华,勾勒了安史之乱后的萧条与落寂,也纤毫毕现地展现出帝王与群臣之间、文臣与武将之间复杂的明争暗斗。全书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剧,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牵引,采用分镜头的诠释方式,全景式地刻画了盛世与乱世当中,唐王朝在宫廷生活、政治权谋、军事斗争、国仇家恨中所经历的一系列风雨洗礼,表现了一代帝王李隆基在这场惊世骇变中,由骄奢放逸到追悔莫及再到抑郁无奈的复杂心境;剖析了安禄山、史思明由拥兵自重到命丧黄泉的诡秘成因;也展现了李光弼、高仙芝、颜杲卿等唐军将士为了维护山河统一,忠贞报国的热血担当……

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大唐之变》还揭示了安史之乱产生的根本原因。袁灿兴认为,这场世纪之变是由各种因素合力造成的。从安禄山个人角度而言,发动叛乱是他权力与野心迸发的结果;从国家层面来看,官宦互轧,藩镇割据,是引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而从一国之君李隆基的现实表现来论,他晚年怠于朝事、听信谗言,在一些治国理政上的决策失落,也是诱发安史之乱的另一重要原因。安史之乱不但深刻地改变了大唐的政治、军事、地缘格局,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国的历史走向。自唐后,鲜有朝代在长安、洛阳设立国都,政治中心的地位也日渐式微。难能可贵的是,袁灿兴用他出色的文学笔法,既铺陈出巍巍大唐由盛至衰的家国命运,也精雕细刻地描摹着各阶层人民在山河破碎中凛然抗争的精神风骨,并归结出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普世真理,予人以深刻的警示和教益。

历史是一本精彩的大书。言说它的博大与厚重,可以正襟危坐,也可以亦庄亦谐;可以指点江山,也可以激扬文字。袁灿兴用文学的大笔,叙兴亡千古事,言峥嵘岁月稠,用他力透纸背的书写,概论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揭示出人心向背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捧读这样的大书,既长见识,更长智识,万千慨叹,皆在它恣肆汪洋的曼妙书写中。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时政微观察丨广东之行,总书记强调两种精神

  11月7日至8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  从梅州到广州,总书记走进红色革命旧址、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参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展示,对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为大湾区...

习近平广东行丨丰碑矗立 精神永存——走进叶剑英纪念园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参观叶剑英纪念园,了解当地弘扬革命文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等情况。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由叶剑英纪念馆和叶剑英故居组成,于2007年5月建成开...

一见·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切?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18年,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铺展了一幅宏伟蓝图。  7年时间,宏图变胜景。“党中央决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油产量增长53%

央视网消息:记者5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我国茶油产量比2020年增长53%。 按照《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近三年...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油产量增长53%

央视网消息:记者5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我国茶油产量比2020年增长53%。 按照《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近三年...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2024
10/29
19:08
浏览量: 4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