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拓展滩涂题材的写作空间_

拓展滩涂题材的写作空间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9 12:41:43 | 点击:479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出版

周韫在小说《海与土》中对沿海滩涂的回望,具有双重的意味。对周韫本人而言,是在人生旅程上反观生命的原初,以故乡以外的经验打捞故乡的记忆和记忆中的故乡,进而进行情感和记忆上的重构。而在文学叙事上,《海与土》在想象和虚构中拓展了滩涂题材的写作空间。

《海与土》以六姑娘时善珍这样一位女性近百年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从晚清到改革开放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海与土》发生地,可谓一片极其年轻的陆地,还是一直不断在生长的土地。长江与黄河入海后的泥沙经洋流运动后向海岸聚集,渐渐演变为潮间带和海陆过渡带,最终成为陆地的一部分。在时善珍生活的近百年前,人们才刚刚到滩涂上生活,那时的滩涂多半还是海的世界。尽管大海依然汹涌,但对人类生命的滋养之功是巨大的,一如母性般深情博爱。或许正因为如此,《海与土》中的主角多数是女性。

周韫怀着鲜明的全视野地域意识,纤细且从容地呈现东方滩涂自然万物和人类生活的原生态。小说中的大自然,尚未遭受人类大规模的侵蚀和掠夺,大自然的本原性面貌和气质,是那样清新和朴素。时善珍等人,真的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在索取,但满怀敬畏之心,一言一行都像是弯下身子与大自然交谈。周韫其实是在还原人类与大自然最初的相处,观察人类与大自然历经的沧桑巨变。

小说中人们劳作和生活的场景,画面感强,生活气息浓郁。《海与土》是以密实且真切的细节展开叙述,故事有想象性的虚构,但支撑这一叙述的是生活的真实。换言之,当我们潜入故事内部,滤去传奇的成分,随处可见生活的质感。在我看来,这是小说最具魅力之处。同时作者使用大量方言进行叙述。方言既是人物话语的底质,又带有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指涉。在小说中,周韫不是单纯地运用方言丰富叙述,而是展示滩涂生活的独特性。

因为始终贴着生活而想象,小说基本实现了从“小地方”到“大世界”的言说。地域性写作,并非只强调地域之特别,更是要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抵达人类共同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本相。作为新生的土地,滩涂远不适合人类生存,那茂密的芦苇就是一种象征。最初的闯入者,可谓形形色色,但共同的特点都是在绝境中求生。作者表面上是在复刻滩涂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实则是在呈现人类进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及其背后的开拓精神。

时善珍是渔家之女,深受农耕文明影响。与海相伴,以海为生,身上却很少有海洋文化的影子,其劳作模式和生活理念也只是视海洋为庄稼地。这是东方滩涂的特殊之处。来滩涂谋生的人,都是怀揣内陆厚重的乡土文化,在新生之地扎根,开枝散叶。他们的脚下曾经是大海,但土地是从陆地流动过来的。从这一意义而言,滩涂生活兼具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的双重特质。从大海中脱身而出的陆地,从远方而来的迁徙者,东方滩涂在有限的时空中浓缩了人类的文明进程。这也是《海与土》竭力所要表达的意味。

周韫是从滩涂走出的人,现在又以文学的方式返身。立于滩涂之上,她能很轻易地与这里的历史、与乡亲们对话。这使得她的视角平实,叙述带有天然的亲切感,与其说这是一种“平民意识”的书写,还不如说是她返璞归真的讲述。阅读《海与土》,很像回顾我们走过的人生,也像我们在俗常且快速的现实生活中停下脚步,倾听心跳,触摸灵魂的温度。《海与土》参与了滩涂史的书写,而密布其中的纤细纹理,则是沉积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乡愁。

(作者:北乔,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北乔】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2025
02/19
12:41
北乔
浏览量: 47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