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在世界的渡口,与星群重逢——读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

在世界的渡口,与星群重逢——读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4 15:38:04 | 点击:448

2023年1月27日,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在睡梦中辞世,享年93岁。他留给世界的,除了等身译著,还有穿过历史风雨的从容持守、清洁精神。人们曾用民族的先知,或文化的盗火者,来形容老一辈译者,是他们肩起文化引渡、开荒拓殖的工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和读者,改写了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没有人对翻译家的长相感兴趣。”李文俊曾这样形容译者的寂寞,这寂寞里,却有吾道不孤、不改其乐的喜悦。“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娱乐。我成天与文学巨匠们亲近,直到深夜他(她)们还在向我喃喃低语,与我‘耳鬓厮磨’。”如果我们认真凝视这位翻译巨匠的照片,会发现,从青葱少年到耄耋老者,李文俊眼中的纯萌不改,只增添了岁月留给他的深邃,“嘴角微抿,眼神温和安详,略有悲悯神色”。他的儿媳妇,青年书法家马小起,正是在与这目光的对视中,写下缅怀之书《我的文俊老爸》(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我想念老爸爸最好的方式”。痛失亲人后,哀悼文字构成另一幅逝者“缺席”的肖像,供世人长久凝望。

马小起的文字,清澄,简白,性情天真,近于憨直,在深处却有一股悲恸的热力涌出。书中娓娓道来,从她孤身“北漂”的恓惶不宁,到与患有轻微孤独症的丈夫“傻天使”的相亲,再到嫁入李家,从公婆李文俊、张佩芬手里郑重接过“托孤”之责,成为超越血缘关系的家人。与其说“是老爸为我们选中的彼此”,不如说天使是互相认出,互相选择的,“胜过人间所有能被定义的情感关系,是最牢靠的心灵托付”。他们一起陪伴李文俊度过最后的8年,“敬爱的李文俊先生”渐渐变成了“亲爱的文俊老爸爸”,滋味绵长,哀乐相随。马小起所写,都是家庭记趣,日常琐忆,从饮食起居的细节,到依偎嬉戏的时刻,直到死神将他们分开的最后一刻。《文心雕龙·哀吊》有言,“情往会悲,文来引泣”。无须刻意渲染哀痛,书中至为感人的,恰是那些平淡温馨的人间真情与真味。

书中的李文俊与张佩芬夫妇,褪去了文化名人的光环,还原为一双羞涩、柔弱,再平凡不过,也再可爱不过的老人。他们的父母心,与世间所有父母无异。在马小起眼里,李文俊活泼、幽默、有趣,是老绅士,更是老顽童。但他几乎从不轻易流露内心的波澜,直到晚年老糊涂了、车轱辘话说不停的时候,才返璞归真般地,回归孩子一样不设防的天然本相。唯有走到了人生之境的边上,一个亲历过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才会让人瞥见他心底深埋着的一切,无论是对患难见真情的人心寒暖的珍视,还是对是非曲直的固守。“原来小时候拥有的,才会一辈子不缺。”在生命尽头,他切切记挂的,仍是童年、父母、妻儿,让人感叹。马小起手书“从此人间再无李文俊”,有双重的挽悼意味,是对李文俊老爸的告别,也是目送一个文学时代的渐行渐远。挽悼之文,是至情至性的私人独白,是生者与死者跨越不可能的亲密对话,在面向公众时,又有了引起共鸣与人格传递的奇遇意味。

值得记取的是,李文俊的文学翻译之所以为人称道,不独是语言造诣上的才华、韧劲与悟性,更有挑选翻译对象时“引为同类”的惺惺相惜。他在心爱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投射和建构自己的精神意志,“认识自我与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并照亮了无数他人的精神天地,其中也有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同样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以心交心,是大写人格的延续、脱胎、新生。我们因此明白,德里达所说的“哀悼的工作”的意义:在与他者的关系产生之初,哀悼就已经被预示,因为总有一方会先行离去。所以,“哀悼的工作”结构性地与爱同在,并非到死亡降临时才发生,而是贯穿于我们与至爱相处的日日夜夜。斯人已逝,但他生前死后留在我们内心的注视,都参与建造、完成着我们的一部分。生命早已公平地将题面摆在每个人面前,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如何面对自身的衰老与死亡、理想与尊严?这样看来,缅怀亲故的读与写,同样可以传递一种创造性的、积极的力量。

李文俊曾写过不少怀念文章,为外国文学翻译界的前辈,为先他离去的同事、老友而作,比如傅雷、萧乾、汝龙、徐迟、钱锺书与杨绛夫妇。他们几乎构成现当代翻译史的半壁。如今,他回到他们之中,也在马小起的书中不朽。大概是经过了太多送别,李文俊早已坦然看待死亡的必至,他说:“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不都是在‘万物之逆旅’中稍作盘桓,然后终究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和我们先行的亲爱者长相厮守。”这个跨越新旧世纪文学的寂寞旅人,想必已经在世界的渡口,与他所爱的星群重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无论抬头向夜空致意,或是潜游书海,我们也终会重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2025
03/14
15:38
浏览量: 4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