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微言”之中见“大义”——读冯天瑜《中国人文大义》感言

“微言”之中见“大义”——读冯天瑜《中国人文大义》感言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1 12:02:26 | 点击:510

《中国人文大义》冯天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天瑜先生以治中华文化史而为世人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就“决心尽绵薄于中国文化史”,先后出版有《中国古文化的奥秘》(1986)《中华元典精神》(1994)《中国文化生成史》(2013)《中华文化生态论纲》(2021)《中华文明五千年》(2022)等著作,是名副其实的当代文化大家和中国文化研究名家。

新近出版的《中国人文大义》一书,与他此前动辄数十万言的学术著作相比,是一本篇幅不大却图文并茂的小书。该书从体例看,不是某一文化史研究领域的专精之作,而是如其书名所示,是对中国人文大的框架介绍,是面向想了解中国文化的普通受众的人文启蒙之书。该书的出版虽然距冯天瑜逝世已快两年,但今日捧读,他的音容犹在眼前。

关于中国人文的思考与传播,贯穿冯天瑜学术生涯的始终。早年他在开展文化史研究时,非常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问题,认为中华元典精义“经过现代诠释,可以转化为救治‘现代病’的良药、滋养今人心田的营养”。因而,他在大部头的学术著述之外,编写了不少人文普及的“小书”,甚至2010年以后带领学生编写出系列中华文化的中小学读本。他主张,应从大众教化意义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讲习时,除“介绍基本国学的知识”,更要“彰显国学蕴涵的大义,把‘小学’功夫与‘大学’授受结合起来,达成‘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水乳交融”。故《中国人文大义》一书,篇幅虽然不大,宏旨却深,包含和凝练了冯天瑜对于中国人文现代价值数十年的思考总结,是他对中国人文精义的微言总结。

所谓“大义”既是直抉奥义、撮其要旨,更是删繁就简、精指真义。正如冯天瑜所言:“传习中国文化,不可不从‘人文’精义入手。”相对于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用一本小书来涵盖中国人文大义,实是至难之事。但他以九章二十九节的精炼架构,对中国人文要义进行了系统拆解与通俗阐释。

从内容看,《中国人文大义》一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序”,从“人文”概念剖析入手,追源溯流,直奔主题——探讨“人文”的古今之义及何为中国人文传统。第一章到第六章是第二部分,从“人文”与“天道”契合;虚置彼岸,执着此岸;伦理中心与经世取向;一体两翼的“民本”与“尊君”;“敬祖”与“重史”;文化人薪火相传六个方面概括中国人文传统的特色,并认为“这些特色,早在先秦即已形成,又在此后两千余年间生发、拓展,且因且革”。第七、八章为全书的第三部分,从中西当代人文精神比较、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方面观照当下,展望中国人文的未来发展趋向。以这三部分为纲,冯天瑜对中国人文传统的内涵、特征及面临的当代转型挑战均有举重若轻的透视分析,既从历史性角度对中国人文“尊天、远神、重人”的文化取向作了全貌式的素描,又对中国人文传统的精义作了恰如其分的阐释。

冯天瑜治史注重博通,曾言:“我进入到这个(文化史)领域,有一个比较全方位地把握文化史的设想,而不是一开始定位在做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仅仅定位在做某个断代,我还是想致力于整个文化史的总体把握。”

冯天瑜治史素以“博通”见长,他主张打破断代史与专题研究的藩篱,致力于“对中国文化生态进行全景式扫描”。《中国人文大义》正是这一学术理念的凝练实践:书中纵览先秦至近代的思想流变,横跨中、印、希伯来等文明比较,最终落笔于科技与人文的当代共生——这种贯通时空的宏大视野,恰是冯天瑜毕生追求的“文化史总体性”的缩影。

中国人文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标识。冯天瑜基于数十年精研中国文化史的积累,其对于中国人文要义的卓识,随处闪烁于该书的各细节中。他行文向来主张“除史论以外的历史著作,哲理最好深蕴于叙事背后,主题更应贮藏于事实展现和形象描绘之中”。该书是对此最好的写照,在朴实叙述、白描式漫谈中,蕴含中国人文的“道要”之义。

该书不仅仅停留在对中国人文要义内涵和特质的探讨上,更对中国人文传统的现代性转换以及重塑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发展作了细致的论述。书中冯天瑜一再指出,“认为中国当代的首要问题是发展经济的观点固然正确,但如果由此引出人文关怀在现今中国是不急之务的结论,则未必恰当。因为,人文关怀与工具理性的协调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健康之路”,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脱离了时代价值与实践观照的中国文化大义,不仅背离了中华文化“执着此岸”的传统义谛,也难以成为支撑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核。

当下,如何对待古今、中西的人文传统?冯天瑜虽然一再倡导中华元典精神,主张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发展,但绝不是复古守旧。该书中“返本开新”的方法论自觉,正是其“辩证重估传统”思想的深刻诠释——他将文化传承视为动态的阐释过程,既守护着“执着此岸”的人文根脉,又保持着“因时损益”的开放品格。

观澜索源,鉴往知来。该书既是对中国人文要义的精要概览,更是作为启蒙中国人文精神的普及之作。书中开中国人文研究与普及的风气之先,从今天读者的实际出发,给他们找到了一把传承中国文化的钥匙,是当今中国文化普及的创新之作,更是其身为“文化的守望者”的自我写照。

(作者:彭雷霆,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彭雷霆】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2025
03/21
12:02
彭雷霆
浏览量: 5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