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吴克敬《周原纪》: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_

吴克敬《周原纪》: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4 15:13:12 | 点击:467

《周原纪》是作家吴克敬“周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家以《诗经》入题,以宝鸡本地代表性历史人物为主要素材,借“风先生”之口,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周原文明进行评述。整部书以诗画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从古至今生活在周原地区的人们成长奋进的壮阔图景,其间夹杂着对历史传说、文物故事的旁征博引,勾勒出一幅历史悠远绵长的文化风景图。

本书站在周原文明的立足点上,探寻中华文化传统根脉,是新时代文学语境下,当代文学的“寻根实践”。

整本书的文化寻根主要表现在3个向度上:首先是在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包括古典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等进行重新认识和阐释:其次是加入了现代人的感受去领略古代文化的遗风,如探寻民间风格与传统;第三是借此对当代生活中存在的负面文化因素进行批判和整理。

整部书打通了三秦大地上的文学、历史、考古、宗教等方面的关系。第一辑18个故事串联了古周原上山水遗迹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比如秦公大墓,在秦国迁都咸阳之前,宝鸡也就是过去的雍城曾是秦国的国都,在这里发掘的古迹对于研究秦国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作家的叙述为这些被遮蔽的历史古迹赋予新说。第二辑的18个故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发现了社会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为民间传说和故事赋予新生,比如“巨人的脚印”,这就是一个有关农耕始祖后稷的故事。而第三辑的18个故事中,一件件“重器”和“神品”,则记录着数千年前的国之大事,以及这些国宝创造、发现、流落、重生的过程,堪称一部“史书”。

抚过书的封面,能感受到凹凸不平,正仿佛周原文化、黄土大地所独有的经历时间洗礼和冲刷的沧桑感与斑驳感。作家在前言中提到,周原是他的文化靠山,也是他的精神背景,他是狭义的扶风人,更是广义上的周原人。周原文化给他的创作提供了精神和文化上的养分,使他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创作得以继续开展。他崇尚传统文化,对这些面临消失的文化有着深沉的关怀和忧思,为周原文化立传。在这些充满智慧和温情的叙述中,读者可以感到作家作为西府文化之子所具有的史诗般厚重的悲悯情怀。

周原地区的民风淳朴,这种质朴的叙事方式也型构了作家的小说叙事空间,赋予其创作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宽广意境。周原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也是周礼的发源地,更是西北地区的文化重镇。作家借风先生之口展开叙述,从具有丰富文化的周原高地出发,诉说史话,谱写文化乐章。这部作品中出现的“风先生”作为见证者和代言人,以丰厚的历史资料为依托,以其在这一文化场域中所衍生生长体验和情感体认为纽带,以54个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故事,绘就了周原农耕文明、历史文化发生的历史演进图景和当代发展画卷,为古老的周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对过去历史的观照,来映射社会,体现了这部作品强烈的历史意识与现实使命之间的统一。

对历史的回溯,对文化的记忆,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结果,也是历史生产的结果,更是人类生命的自我存续。这些有关周原的历史记忆,不但属于过去,更是获得了极具现实感地对“现实生活”的操作和指导。这一对周原大地民族的文化记忆,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传奇,融汇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反映了民族过去的语言和文明,体现了一种情感、信念和价值,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倾向的记忆。这部有关周原文化的记忆之书,不仅与现实关联密切,还表现了“神话性史前时代绝对的过去”,是专职的“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是以文字、仪式等各种形式对传统进行编码和展演的行为和结果。作家试图通过从庞杂的历史生活中提取历史经验,规范化地对共同历史经验进行解释,通过把这样的解释与全体国民对集体身份的归属认识关联、等同起来,国家最终形塑了一个具有同一性的“记忆共同体”。这部作品的立足点是“记忆的共同体”,是阐释和佐证集体记忆的最佳案例。

在《周原纪》中,作家讲述了许多有关历史文物的故事,这些陈列的文物古迹都是过去周原地区辉煌历史的见证,他们具有存储过去历史记忆的功能,用文物故事叙事的方式来串联记忆和言说记忆,这些“历史的碎片”能够给人以安抚的力量和重新出发的信心。有关历史的记忆是在过去与现实之间不断往返。作家书写有关这些文物古迹微小故事,对这些故事的描绘是记忆的一种形式,更是重建世界的一种方法,这种历史化的叙事正是以某种方式选取可展出的物品,以重建世界。这样重建的世界不是原始的世界和记忆,也不是对它们的复制,而是经由对物件的“选取”和对物件不同陈列秩序的“表述”之后对于世界和过去的一种理解。这些有关周原大地历史文物古迹背后的故事,起到了构筑民族国家群体记忆身份的作用。同时,这部作品在语言层面也具有丰富的蕴含。他的语言风格继承了乡土文学既有的质朴的特质,同时又带有一种诗意的美感。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周原的土地上,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气息与温度。

这部作品通过保存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认文化的连续性,并以此重构后人的文化身份,这些关于周原的文化记忆塑造了我们理解的历史和现实,也提供了我们反观自身和世界的崭新视角。《周原纪》整本书显示了作家为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危机与延续传统所做出的努力,奏响了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是一本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大书。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

海南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劲?气象分析师解答

央视网消息:从11月3日开始,海南岛屯昌、琼中、万宁、琼海和定安等5个市县出现强降雨。目前,海南多地仍处在暴雨红色预警之中。  琼海最大降雨量超400毫米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是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可以看到现在琼海...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2025
04/24
15:13
浏览量: 46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