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考古学者如何书写“餐桌上的微型史记”

考古学者如何书写“餐桌上的微型史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5 17:35:24 | 点击:957

你日常爱吃的菜系,爱点的外卖,往前溯源,能联结多久之前的朝代?盘中餐的背后,蕴含怎样的文化积淀?食物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更是历史真切的见证。

这两年,一位考古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因为美食走红。

以“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为简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领着网友,在一个个趣味十足的短视频里,“云探索”我们城市中一家又一家小店,为怀抱好奇心的人讲述美食背后的中国史。

张良仁。受访者供图

日前,张良仁的新书《吃的中国史》出版。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更加关注自己所在城市的美食,以及背后的历史人文。“从饮食出发,或许可以重新审视中国的历史。从远古的稻粟栽培,到清朝的满汉全席,这本小书试图描绘一幅流淌不息、波光粼粼的历史画卷。希望本书的读者也能沉浸其中,与无数先民同食共饮。”

张良仁现任中伊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中俄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外国西亚地区的考古。出版专著《东学西问》,参与编写《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参与翻译审校《宗子维城》。

两年前,这位考古学家决定尝试做短视频自媒体。

“我当时想以考古为主题做短视频,但考古内容太多,得找一个贴近大众的选题,最后选了美食。虽然我自己不怎么做饭,也不专门研究美食,但在考古领域食物题材内容很好找,例如平时考古队会发掘、研究盛放食物的器具等,这些就可以展开讲讲。后来我发现,网友们比较喜欢、认可美食题材。”

2023年,张良仁开始在抖音上发短视频,致力于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普及饮食文化知识,如今全网粉丝200万。他笑言,原本觉得自己不适合当短视频博主,作为教师上课时也比较严肃,但“面对更多网友”做短视频就必须活泼有趣一些。

张良仁和创作团队开始摸索有趣的风格,设计了“小剧场”形式,例如这位教授去“挑战”旋转小火锅,吃到什么就立马说出史书最早的记载;和学生一起坐在餐馆里边吃边聊,仿佛在讲脱口秀;把探访隐秘小巷小店的画风打造成“悬疑剧”……

网友评价,张教授用一条视频带火一个小店,靠美食考古帮助大家重拾“消失的附近”,是最有历史底蕴和知识含量的“探店博主”;用短视频激发大家对考古专业的兴趣,堪称“南大考古系招生代言人”。

从稻、粟、麦到玉米、番薯,百姓的主食怎样“中西交融”?从周天子“八珍”到乾隆御膳,皇帝的餐桌如何演化?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吃”如何滋养传统节日?在《吃的中国史》中,张良仁仿佛在书写“餐桌上的微型史记”,将古代遗址中的美食与烹饪器具、文献记载中的饮食礼仪、壁画中的饮食场景、民间流传的饮食习俗等娓娓道来。

以考古的视角看美食,是怎样一种体验?

“看似普通的食物、食材乃至食器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不少我国先民开发食物、战胜饥荒和探索文明的故事。”

张良仁以陶器为例,以前做考古时他更多会关注陶器的器型、花纹,研究二里头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等,但很少联系到饮食。成为短视频博主后,他开始经常琢磨这些“舌尖上的细节”,研究陶器怎么用于烹饪。

考古出土的小麦、水稻种子如何反映古人饮食?张良仁介绍,他们会用“浮选法”从土里提取碳化种子——把土放到水里搅动,碳化的种子轻,会浮上来,再请专家鉴定种类。

张良仁以朝代为线索,有的朝代史料多、考古材料少,有的则相反。他尽量平衡两者,将考古材料和史料结合在一起讲故事。比如写到新石器时代,重点聚焦粮食驯化;写到周朝部分展现饮食礼仪;汉代讲小麦推广和丝绸之路带来的美食交流;宋代则聚焦市井饮食的繁荣,像《东京梦华录》里写的饼店竞争、外卖服务等,都和今天的饮食行业很相似。

肉类熟食让成汤军队“无敌于天下”,周代列鼎制度标志着饮食礼制的高峰;汉武帝以麦继粟,为战胜匈奴打下了坚实基础,定型于唐代的“北麦南稻”格局则流传至今;宋元发达的海上贸易使茶文化在西洋蔚然成风,大航海时代辣椒、番薯、玉米的引入又养育了明清繁盛的人口。

丰富的蔬果和肉类供应,是宋代城市美食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汴京城内“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大量都城市民都直接去店里买饭就食,“下馆子”的做法蔚然成风。

《吃的中国史》书封。出版社供图

饮食业的高度发达,推动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张良仁写了宋代的“外卖服务”——“外来托卖”,这种穿梭在大街小巷、托着餐盒与盘子叫卖的流动摊贩很普遍。

张良仁说,《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托卖餐品有不少热食。有的街边店家刚做好这些菜,就有人拿出去叫卖;他们盛装热菜的餐盒甚至还有保温功能。托卖菜品中还有大量的干果、水果与蜜饯,相对来说可以保存得久一点。

“托卖菜品的食品卫生也值得信赖。杭州的摊贩‘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耀人耳目’,正是‘学汴京气象’。在南方城市的河道中,人们还会撑船买卖菜肴,提供茶酒,发展出了提供饮食、小吃、娱乐、钓鱼、冬日观雪等不同服务的船只摊位。”

张良仁会选取小切口来折射社会大背景,例如写甘肃敦煌悬泉置的传食。为什么会写悬泉置这样的小驿站?

悬泉置遗址是中国唯一一处经系统考古发掘的丝绸之路古代驿站遗址。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上万枚简牍,为研究中国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文化等提供了丰富资料。张良仁表示,悬泉置当时用于接待中原官员和西域使者,要给这些人提供鸡肉、酒、酱料,不同级别的人待遇不同。这种小切口能反映大问题,比如西汉的商品经济如何萌芽——驿站需要买生鲜食材、雇临时工,形成局部市场。

张良仁的学生会以经济为主题,专门研究悬泉置的汉简。悬泉置虽小,后人考古研究得到的收获是无限的。

“考古学常常以惊喜的方式展现祖先的美食和器具。和历史文献一道,考古发现让我们破除历史的迷雾,认识食物在我国祖先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张良仁说。

挖掘美食背后考古和历史故事的张良仁,还想通过这些短视频、书籍等告诉今天的年轻读者们,中国饮食的传统亦是文化交融的结果。“辣椒、西红柿、菠菜全是外来的,但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探索、吸收其他文化中的好东西。”

责任编辑:李彦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翰墨丹心写乡情   笔精墨妙出精品

——观赏江仁元先生东方海岸果谷写生作品有感    每日新闻网讯(孙振远)  2025年10月23日,由烟台市蓬莱区文联、刘家沟镇人民政府主办,蓬莱区文旅局、蓬莱区融媒体中心、东方海岸果谷果业产业链承办,蓬莱文化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在重阳节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在山东泰安,老人们沿着泰山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欣赏美景过重阳。在福建福州,趣味运动会热热闹闹,“弹跳乒乓球”“水瓶保龄球”等项目让老人们在欢声笑...

2025
05/25
17:35
浏览量: 9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