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16 18:39:33 | 点击:809

 原标题:一砖一瓦可动态监测,古建古树存电子档案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本报记者 王伟健

夏日的拙政园。

冷 文摄(影像中国)

退思园里用数字技术营造出的意境。

同里旅游公司供图

  最近,到访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的游客,可以邂逅一名“穿越”而来的“数字古人”——在园中漫步,细数当年被狮子林“奇石叠翠、曲径通幽”吸引的细节。主办方运用AI科技与多媒体光影设备,在古典园林勾勒出一幅鲜活灵动的草木长卷。

  近年来,苏州不断推进数字园林建设,既为古典园林测绘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数据信息,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编 者

  每一副楹联、每一件木雕都要实现数字化

  一大早,江苏省苏州市留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梅虹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园林保护和监测的数字信息平台,将这几天测绘出来的最新数据上传。

  指着显示屏上一组组跳动的数据,他介绍:“大到一幢建筑、一棵参天古树,小到一片青瓦、一根藤条,都有无形的‘数字守护人’实时护卫。借助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对园林里的所有生物和构件进行动态监测。”

  今年59岁的梅虹从事园林监测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他回忆,过去没有数字平台,园林的日常维护只能靠肉眼观测。柱子要不要刷油漆?花窗要不要维修?这些都只能靠老师傅的经验来判断。但长此以往,古典园林有可能在一次次修缮中“走样”。

  随着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苏州古典园林陆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系统,有序对古典园林开展了花窗、铺地、陈设、砖刻、门楼等特色要素的数字化采集,采集精度达到毫米级别。同时,苏州为古典园林各要素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并定期测量、更新数据,建成动态数据库。

  “要把每一座园林数字化,要让苏州园林的每一块匾、每一副对联、每一件木雕都实现数字化”,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合作交流处处长朱海俊介绍,这是苏州园林数字化追求的目标。

  提高保护的精准性、科学性

  为何要建立如此完整的数据库?

  走过一条条弯曲的小巷,穿过一幢幢古朴的民宅,梅虹领着记者进入藏身在民居中的艺圃。临水而建的乳鱼亭里,稍抬头,便可看到亭内梁架之上精美别致的苏式彩画。

  梅虹介绍,苏式彩画曾辉煌一时,被广泛运用于古典园林建筑。然而,如今苏式彩画在苏州各大园林几乎“无迹可寻”,仅乳鱼亭还残存一处,且受到江南潮湿天气等因素影响,颜料不断脱落,彩画一度模糊不清,几近消失。

  “这些彩画乍一看并不复杂,修复却是一项浩大工程。”梅虹说,2019年2月,乳鱼亭彩画保护修缮项目启动,汇聚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多学科“会诊”,花费近两年时间才完成修复。

  修复为何这么难?梅虹解释,主要是因为缺少历史文献资料,且苏式彩画工艺濒临失传,只能边摸索、边修复。

  “接下来,有了数字技术的助力,修复工作将轻松许多。”梅虹说,在彩画的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建档。彩画的样式、大小,修复所用到的材料,修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等都被录入数字系统,形成了线上的“数字彩画”。若干年以后,如果需要再对彩画进行保护修缮,工作人员只需要从数据库调取出详细资料,“依样画葫芦”便可。

  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苏州古典园林遗产保护的精准性、科学性,“有了这个数据库,哪怕再过数百年,不管经过何种规模的保护修缮,我们依然可以给后人留下一座座原汁原味的苏州园林。”梅虹说。

  古老园林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数字化,也让一座座古老的苏州园林焕发新活力,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晚上9点,位于苏州姑苏区的拙政园里,山水萦绕、奇石玲珑,一场“数字盛宴”在朦胧夜色中上演。

  68岁的“老苏州”潘美兰手持小灯笼,登上了园林中部的见山楼,透过用近3200片海月壳“复活”的明瓦窗望去,楼下由光影幻化出的“小鹿”在斑驳竹影间闲庭信步,电脑软件模拟出的虫鸣鸟叫声萦绕耳边,伴随着婉转悠扬的昆曲旋律,一轮“数字明月”在见山楼上空缓缓升起……

  近年来,拙政园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运用数字光影等现代技术,推出了“拙政问雅”夜游项目,让游客在光影下沉浸式游园见山楼正是该夜游项目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点位。

  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主任薛志坚介绍,在占地面积70多亩的拙政园内,数字元素无处不在。就拿见山楼来说,除了打造数字化夜游场景外,拙政园还发布了见山楼的相关数字产品,并在线上再造出一座“数字孪生”的见山楼,市民游客只需登录“苏周到”APP,点击“苏州园林”,就可以看到见山楼的720度高清晰度全景三维画面,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登上”见山楼,获得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

  见山楼的数字化呈现和利用,是苏州大力推进古典园林数字化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数字文化新场景、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一座座古老的苏州园林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留园开发建设了留园“元宇宙”虚拟体验项目“留缘故事”,运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呈现留园五峰仙馆等主要场馆的立体效果;狮子林推出“狮子林园宇宙”体验项目,提供“5G技术狮子林VR游览体验”实时沉浸式旅游……

  朱海俊表示,过去不少游客进入园林后走马观花看一遍就离开了。在数字化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深度游览园林,真正做到了“来了又来、看了又看”。

责任编辑:张建伟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66件文物揭秘“地下”紫禁城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4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对公众开放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用166件(套)文物让观众看到一座地下的紫禁城。  清宫造办处是清宫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负责宫廷御用...

外交部:反对单方面超出合理必要限度对他国船只进行所谓执法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有报道称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总统领导下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寻求导弹、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以防范美国可能发动的袭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关于美国以武力方式在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11月3日10时30分,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发车,到达钦州港后将装船出海,发往马来西亚。自此,柳州铁路港正式纳入北部湾港内陆...

清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雄忻高铁建设迎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水河特大桥位于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全长约1.4公里,共设墩台36个,最高桥墩高度达75.5米。梁体上部...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自10月1日至今,本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32天,创下了美政府“关门”的第二长纪录,距离追平美国历史上的最长政府“停摆”的35天,仅剩下3天。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美国社会深受“停摆”影响,超百万美军士兵的...

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声明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两起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这两起典型问题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近...

美联储再降息 鲍威尔称政府“停摆”将影响经济活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根据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针对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员会会议的...

翰墨丹心写乡情   笔精墨妙出精品

——观赏江仁元先生东方海岸果谷写生作品有感    每日新闻网讯(孙振远)  2025年10月23日,由烟台市蓬莱区文联、刘家沟镇人民政府主办,蓬莱区文旅局、蓬莱区融媒体中心、东方海岸果谷果业产业链承办,蓬莱文化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在重阳节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在山东泰安,老人们沿着泰山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欣赏美景过重阳。在福建福州,趣味运动会热热闹闹,“弹跳乒乓球”“水瓶保龄球”等项目让老人们在欢声笑...

2025
06/16
18:39
浏览量: 80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