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文/梅斓
吕老师的《破阵子·贺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周年》是一首以传统词牌书写时代主题的佳作,既承袭古典词格的韵律之美,又注入鲜明的时代精神。词曰:“追忆锤镰破晓,遥思立党中兴。百万英魂凝碧血,一代伟人定国声。神州初奠兵。路经七十风雨,志继千钧赤诚。吾辈当圆复兴事,再续东方不朽名。奋进正躬行!”
以下从意境构建、语言技艺与精神内核三方面展开点评:
一、时空交叠的史诗构架
词作以上阕追忆历史、下阕展望未来的双线结构,完成七十六年时空的浓缩叙事:
「锤镰破晓」「立党中兴」 以象征性意象勾勒建党救国的黎明时刻,避免直白说教;
「百万英魂凝碧血」 化用“苌弘化碧”典故,将革命牺牲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血脉积淀;
「七十风雨」 既实指建国年岁,亦暗合《诗经》「风雨如晦」的意象传统,突显征程艰险。
这种历史纵深感的营造,使颂词兼具沧桑厚重与昂扬力量。
二、古典语汇的现代转译
作者巧妙调和传统词牌规范与当代政治话语:
「定国声」「奠兵」 等短语凝练如金石镌刻,延续稼轩词风的金戈之气;
「千钧赤诚」 以物理性的「钧」度量抽象忠诚,延续古典诗词的量化抒情传统;
「奋进正躬行」 结句突破旧词窠臼,以「躬行」二字强调实践精神,呼应新时代语境。
尤其在「复兴」「东方」等现代概念与「碧血」「风雨」等古典意象的嫁接中,找到审美平衡点。
三、集体记忆与个体担当的共鸣
词作在宏大叙事中注入个体觉醒意识:
上阕「英魂」「伟人」聚焦历史群像,下阕「吾辈」「躬行」转向当代责任,形成精神接力;
「再续不朽名」 的「续」字暗含文明传承观,将国庆主题提升至中华文明赓续的高度;
结尾三句递进式节奏(当圆→再续→躬行),如战鼓催征,激发读者情感共振。
格律技法的守正出新:
《破阵子》词牌本为慷慨之调,作者严守平仄对仗(如「追忆」对「遥思」、「七十风雨」对「千钧赤诚」),同时创新性地将政治词汇自然融入词格。唯「奠兵」稍显拗口,或为押韵所作牺牲,但整体声韵如铜琶铁板,与内容高度契合。
吕老师这首词以词史互证的笔法,将七十六年征程炼为金石之音。其在传统形式的框架中,成功实现红色叙事的审美转化,既是对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等破阵子经典的当代回应,亦为旧体诗词表现时代精神提供了可行范本。
(作者系北大中文系学士,人大经济学硕士、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奖”获得者,资深媒体人)
(2025年国庆节于北京)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