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在进博会上感受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沿脉动

在进博会上感受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沿脉动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11-11 11:37:18 | 点击:378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在进博会上感受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沿脉动

  新华社记者龚雯、王鹤、周圆

  组乐队演奏《梁祝》、秀功夫展示格斗,下车间检测产品质量、当志愿者分发物品……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现场焦点。

  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人形机器人正从“舞台动起来”加速迈向“工厂用起来”。记者在本届进博会上感受到: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技术越来越精进、协作越来越顺畅,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

  能文能武能干活,应用场景更丰富

  直拳、勾拳、偷袭、闪避,倒地后还能自主起身……在技术装备展区宇树科技展台,两台身高约1.3米的机器人戴着护具、拳套,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在消费品展区,智元机器人上演了“快闪舞蹈”,挥扇、转身等动作衔接流畅,“魔性”舞步引来观众驻足拍摄。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宇树科技展台,人形机器人进行格斗表演。新华社记者蔡湘鑫 摄

  会“炫技”逗乐也会认真“干活”。在进博会新闻中心,有位特殊的服务人员——智元机器人精灵G2,只要对它说“你好,请帮我拿瓶水”,它就会抓起桌上的一瓶矿泉水,递到你的手中。

  在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特斯拉展台,两台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同台亮相。在技术装备展区海克斯康展台,AEON工业人形机器人结合了“双足行走+轮式滑行”技术,能以2.4米/秒的速度自由移动,这是该型号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展示其在工业自动化应用场景中的技能。

  “机械臂和人形机器人可通过协同作业,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完成高精度检测任务。这将大幅提升检测效率,重塑制造业的质量检测模式。”海克斯康上海总经理谷进说,这台AEON“出生”于欧洲工厂,未来会服务全球用户。

  “这次先来取取经,未来我们的业务可能也会朝着这个领域融合拓展。”从事机器人相关工作的栗先生在看完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后说,机器人很有趣,也很有用。


  11月5日,一个海克斯康AEON工业人形机器人在展台上进行三维扫描作业演示。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自主程度更高,产业化路径更明确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人形机器人将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蓬勃发展,为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提供强劲动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人形机器人被业内视为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从科技与艺术“融合破圈”,到工业和商场应用的“实战赋能”,再到公共服务的“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让更多观众看到具身智能不是未来概念,而是有效工具。

  记者从本届进博会上了解到,业内正在追求新的技术突破,让人形机器人可以在陌生的生活场景中完成80%左右的任务。打个比方,对一个机器人说“帮我拿杯水”,当机器人可以自主把任务完成,且这个场景是完全没有预训练过的,就极具突破性。

  “当前的行业发展状态相当于ChatGPT发布前的1至3年,大家已经发现了方向,但还没有做成。未来,谁先实现,谁就是全球最领先的。”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进博会虹桥论坛上说。

  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在该论坛上表示,业界对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路径已形成初步共识:以高校科研为主导的初期阶段,有需求,但尚未形成产业;业内当下正在探索的工厂应用阶段,核心定位并非与现有工业机器人形成竞争,而是致力于解决工业自动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未来应对需要泛化能力的任务。

  从有用到好用,产业协作更紧密

  人形机器人被业界视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表示,为了让它们在赋能千行百业时更丝滑,公司在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数据采集中心对人形机器人进行各种训练,并开源数据集,希望与全球伙伴并肩探索智能边界。

  业内认为,随着技术链自主可控、产业链高效协同、应用链培育推广,人形机器人将实现从技术原型验证迈向工程化落地与规模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但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性能优化、成本控制、模型算法应用水平等仍有进步空间,形成稳定普惠的生产力尚需时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表示,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分级应用、加快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研究,加大人形机器人领域人才培育力度等。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表示,明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关键年,预计在工业场景里,趋向全自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会率先落地。

  冷晓琨预计,工业人形机器人明年将实现单家企业交付过万台的突破,此举将迎来行业的第一个规模化拐点,其意义可能等同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出现“万辆俱乐部”。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1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25年1—10月,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在提振消费惠民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刘京京 责任编辑:刘亮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2015年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曾引起轰动,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10周年之际,海昏侯墓的一些重要发现再一次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除了炫目的金饼、褭蹏金、麟趾金,精美绝伦的青铜当卢,迄今为止出土密度最高的汉代漆纱以及叹为观...

学习·知行丨诠释“法之必行” 习近平多次引用这一典故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改作风要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判,确保建设成果可感可及。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实实在在的作风改变;就是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实...

大看台丨我们共同的湾区记忆,这一次又添华章!

新华社广州11月18日电题:我们共同的湾区记忆,这一次又添华章!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李丽、王恒志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全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的旋律一起,手机闪光...

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延伸阅读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稳增...

多部门示警“赴日游” 十余家航司出台涉日航线退改签政策

央视网消息:近日,外交部与中国驻日使领馆率先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赴日。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类似提醒。双重提醒之下,赴日旅游“退机票退酒店退团”现象引发关注。11月15日,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司率先发布涉及日本航线客...

受贿超1亿元,云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李石松一审获刑15年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1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云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李石松受贿一案,对被告人李石松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对追...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汉青、唐克俭、杨云勇、索南嘉曲提起公诉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汉青、唐克俭、杨云勇、索南嘉曲提起公诉。  湖南检察机关依法对王汉青涉嫌受贿、贪污案提起公诉  日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汉青(正厅级)涉嫌受贿罪...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显刚受贿、贪污案一审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辽宁高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1月17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显刚受贿、贪污案,对被告人李显刚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

2025
11/11
11:37
浏览量: 3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