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美“印太战略”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

美“印太战略”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6-22 16:23:41 | 点击:1248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薛静 陈琪 丨 时间:2022-06-21 丨 责编:安然 乐水 宇馨

薛静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陈琪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近期,美国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拉拢一些亚洲国家,妄图构建美国领导下的地区“小圈子”,以实现美国主导下的地区秩序。5月12-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东盟首脑特别峰会”就是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的一次重要行动。5月20日至24日,美国总统拜登又开启了上任后的首次亚洲访问之旅,造访了美国在东亚的主要盟友日本和韩国。5月24日,美日印澳四国首脑齐聚日本首都东京,举行“四方安全对话”。不仅如此,美国多位高官还在亚太地区进行穿梭式外交活动,全方位推动美国的所谓“印太战略”落地实施。

美国的所作所为将矛头直指中国,其“印太战略”的核心是要围堵遏制中国。通过在中国周边建立美国领导下的反华包围网,实现牵制中国力量、迟滞中国发展的目的。美国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挑拨相关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原本经过多边协商已经取得相当进展的亚太争议问题在美国的刻意引导下,又出现了激化的苗头。应当看到,美国采用的手段本质上仍然是殖民主义的老一套,即制造地区分裂,挑拨各国相互争斗,从而为外部势力介入提供机会,并从中攫取利益。

亚太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基本实现了地区和平,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部分。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每个地区国家分外珍视。而美国不顾及亚太国家的人民福祉,执意制造冲突、激化矛盾,根本上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巩固自身的全球霸权。无论是之前的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是中韩的“萨德问题”,再到“南海争端问题”,背后都有美国蓄意操弄的影子。美国表面上看起来是针对中国的崛起,而实际上针对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复兴。

美国霸权绝对不允许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地区脱离其掌控,而是企图让亚洲各国永远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因此任何一个地区大国的崛起都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这与美国所鼓吹的意识形态斗争毫无关系,完全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可以说,美国现在就是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最不稳定因素。

美国的战略思想似乎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这是由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念所决定的。美国信仰“霸权有益论”,认为只有存在一个主导世界的领导者才能保证世界的秩序,而这个领导者又非美国莫属。在美国的观念中不存在各个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世界图景。然而,虽然美国极力推动世界格局走向其所希望的“新冷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冷战结束后三十年的全球化发展早已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之下,美国还妄图重回冷战世界,无异是痴心妄想。

实际上,美国的“印太战略”不仅是殖民主义的“借尸还魂”,还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美国不仅企图让亚太地区像殖民时期那样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和政治附庸,而且还体现出“美国优先”和“白人至上”的特征。具体而言,美国在亚太地区打造的“小圈子”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是AUKUS。它是由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组成的准军事联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最核心部分。接下来是所谓“四方伙伴关系”(QUAD)。这是一个政治同盟,除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外,日本和印度也加入其中。还有最近非常吸引眼球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它包含更多国家,也因而更加松散。

纵观人类历史,亚洲在绝大多数时期内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繁盛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只不过在最近的数百年间遭遇了挫折,经历了被西方侵略和奴役的悲惨命运。然而,如今的亚洲各国已经摆脱了殖民统治。亚洲各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而不是劫掠和剥削,正在逐步恢复着往昔的光荣地位。亚洲的事务应该由亚洲国家和亚洲人民自主决定,并不需要其他国家作为主人来发号施令。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在当前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急剧上升的时期,美国应该审时度势,而非逆流而动,仍然沉迷于“永世霸权”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注定不得人心,既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不能遏制整个亚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宇馨)


【作者:薛静 陈琪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科技报国

【校馆弦歌】  “不用外国的,我们自己建!1973年,为响应国家‘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大连理工大学临危受命,组织400余名师生,仅用19个月便完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油港港口设计任务!”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钱令希院士...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任明杰:百万日记的乡村教育守望者

任明杰,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自2014年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任明杰扎根乡村教育已有11年,280万字从教日记、18万张教育影像、6000余万字的专...

1.0版→3.0版 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10月28日,中国和东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议定书签署后,双方将分别履行各自核准程序,推动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 3.0...

尺素金声丨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蜕变

半年即翻番!日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  从“试用”到“常用”再到“天天用”,生成式人...

2022
06/22
16:23
薛静 陈琪
浏览量: 12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