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90后青年“触网” 宁夏枸杞“进阶”

90后青年“触网” 宁夏枸杞“进阶”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6 11:06:36 | 点击:424

从1月6日至2月4日,郝金在“杞三哥”直播间的枸杞销售额达262.51万元。

今年32岁的郝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人,自小熟悉枸杞的种植加工。初中毕业后,他在安徽亳州学做枸杞批发生意,开过网店。2016年,他返乡接手家里的枸杞生意,2019年开始直播卖货,如今开设了6条枸杞电商渠道。

随着线上销量增加,郝金2022年以来陆续从舟塔村和宽口井村承包了500亩土地,在当地农业部门指导下,更新种植“宁杞10号”品种。

“2024年,算上500亩地自产枸杞、依托中宁杞农合作种植模式收购的枸杞,以及从甘肃、青海等地收购的枸杞,线上线下共销售了约500吨,销售额比2023年增加了2000万元。”郝金介绍,增量主要源于去年8月,自家枸杞加入一场陕甘宁直播带货专场的“小黄车”,“当时一天的销售额就有300多万元”。

2024年,郝金以150元日薪从舟塔乡招募了30名有经验的中年女茨农(在宁夏,枸杞树被称为“茨”,种枸杞的人叫茨农——记者注),打理500亩枸杞树。

中宁枸杞的种植生长期从春季持续到6月初。茨农们从春耕开始平整土地,3月施肥浇水,4月至6月初抹芽、施肥。入夏后枸杞长势最旺,她们从清晨7点忙到傍晚6点,剪掉太高、太长及过细的树枝,帮助枸杞树结出颗粒饱满的果实。

6月初至8月中旬,中宁枸杞进入挂果和采收期。一茬枸杞由绿变红,通常是8天,中间有两三天是最佳采收期。去年,郝金的枸杞“红”了6茬。他沿用父亲的做法,委托劳务机构招聘200名来自河南、贵州、四川的采摘工,其中九成是女工。

“工费按采摘的枸杞鲜果重量计算,每斤1.6-2元。每人每天能采摘70斤,快的能有100斤。”郝金说,枸杞树枝上有刺,但鲜果娇嫩,采摘时不能戴手套,要一只手避开刺、抓稳枝条,另一只手用恰到好处的力度快速揪下果实。

去年枸杞采收期,中宁县下了近两周雨,影响了两茬枸杞采收量。郝金做了抢救工作,将那两茬枸杞晾晒,筛除杂质和劣果后,以较低的价格卖掉了。他说,2024年的创业感悟是,今后每年要做好降雨天气的枸杞采收应急预案,做足对枸杞树菌种和病虫害的防护措施。

郝金家在舟塔村有一座枸杞初加工厂,去年招募了15名中青年男工。烘干、色选、包装等工序,各有一个生产小组。“这是个体力活。初晾晒的枸杞,每箱20公斤。工人要用塑料锹一点一点送进机器烘干。”郝金介绍,每名男工可参与多个生产环节,劳务费按每吨50-120元的价格均分。去年9月加工量最大时,每组每两天能产出30吨枸杞干果。

一些祖辈传下来的加工方式,郝金目前仍沿用。例如,向枸杞鲜果表面喷淋碱水并轻柔晃动,以此去除蜡层,“破坏蜡层,才能彻底晒干枸杞,否则容易变成黑果”。

“枸杞从鲜果变成干果产品,要经历两周时间。”郝金向记者介绍,鲜果要被置于烈日下自然晾晒四五天,还要经6小时机器烘干;接着色选机根据色泽分筛出成熟度相近的果实,并筛除带黑点的霉果;筛选机再分筛出颗粒大小相近的果实;经中卫市海关检测中心为期一周的检测,合格后即被包装成待售产品。他说:“通常5斤枸杞鲜果能生产1斤枸杞干果。去年,我们生产了10万斤枸杞干果。”

2023年,郝金发现当地有人生产冻干柠檬,便将10吨枸杞鲜果经低温冷冻,生产了两吨枸杞冻干,销量不错,2024年增产至4吨。

目前,郝金组建了一支20人的电商团队,包括商务主管、销售、客服员、剪辑师、主播等,平均年龄不到30岁。7名带货主播都来自中宁县的茨农家庭,对枸杞种植和采收加工知识有一定了解。

“各电商平台的销售规则、运营技巧、消费者需求各不相同。”郝金说,在运营理念上,有的主打“以货找人”、有的侧重“客户找物”,要差异化展示枸杞产品,“希望有高水平电商运营人才加入”。

去年3月,郝金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了枸杞产品外包装,将启封后容易返潮的袋装改良为罐装,增加了可搭配茶叶使用的便携小袋装,还推出了节日礼盒装。

目前在宁夏,直播卖枸杞的茨农和商家不少。郝金为今年正月销售期备了50多吨货。他认为,要用中宁枸杞的原产地优势,赢得消费者信赖,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在直播间下单。因此,他引导主播们向网友介绍中宁枸杞的种植、生产、加工工艺及质检品控措施。

“我的直播间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情绪价值,从容地‘输出’更多枸杞的历史文化、种植背景、养生保健知识。”郝金从2021年至今一直没有调整产品价格,“希望用不涨价的方式,留住更多消费者”。

“我要找力所能及的着力点‘破圈’,例如制作枸杞养生茶等。”郝金计划近期到福建、广东考察茶饮生产设备,“今年要着眼大健康产业寻找商机,升级枸杞产品线设备,制作更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枸杞八宝养生茶、熬夜茶和提神茶,提高枸杞产品附加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5
02/16
11:06
浏览量: 4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