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中青网评:当谣言插上AI的翅膀,信息安全不能袖手旁观_

中青网评:当谣言插上AI的翅膀,信息安全不能袖手旁观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8 12:28:55 | 点击:432

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进人世间。网上网下,人人都在谈大模型、个个都在议黑科技,从DeepSeek应用到“杭州六小龙”的思考,AI话题已经和柴米油盐一起,成为寻常生活里的日常。不过,AI虽好,它也是一把“利刃”,用好了快刀斩乱麻,用坏了也是伤筋又动骨。最基本的一个逻辑是:由于AI在进行深度学习与内容生成时,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内容,若其获取的信息存在问题,那么,它生成的内容因此牵连。

水浑浊,源不清。我们不妨看几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近期网络上流传“覃悦晴于2025年2月23日被活埋”的谣言,并结合AI生成内容试图渲染恐慌情绪,后经核查为假,网传图片为旧闻图片。又比如,“80后死亡率已超70后”的假消息引出“AI幻觉”问题,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常存疑。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搜索热度较高的50个国内AI风险相关舆情案例中,超1/5与AI“造谣”有关。

正本清源,才能渠清如许。2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明确提出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突出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虚假信息及网络谣言在AI的加持之下,其杀伤力呈现出几何级的变化。一个共识可能会越发清晰:生成式AI技术加剧了网络谣言的欺骗性,权利受损的个体维权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经济资源,维权成本越来越高,治理谣言须法律与技术双重干预。

今天,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从科学家推动转为研发应用推动。于是,一个怪圈日渐成型:网络灰黑产等不断给AI“投喂”大量虚假或劣质信息,而“迷信”AI的人则借助这个“超能生产工具”生产出大量不经考证的信息产品。这些谣言类的信息产品一旦贴上平台或者媒体的标签,又深度“投喂”给AI的数据库,最终,我们就深陷在谣言等虚假信息的茧房之中。学界频频提及的“AI幻觉”与“机器欺骗”,指的就是“AI会胡乱拼凑或虚构一些事实,让其生成的内容显得合理、自洽”。一方面是AI自己本身就有“胡编乱造”的“本事”,另一方面是别有用心的人给AI塞进海量的网络谣言,可想而知,这个怪圈的破坏力之于亿万网民来说,无人幸免、无可幸免。

AI不是神仙,独立思考不能躺平;AI类谣言不是玩笑,公共治理不能旁观。

AI越是发展,数据真实越发要紧。换言之,被污染的真实信息在AI魔幻式“调教”之下,已然是触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命题。当下,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确保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尤为重要。正因如此,两件事情可谓当务之急:一是互联网信息库当为AI提供“清洁能源”,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要时刻注意避免内容输出的导向风险,努力向互联网注入大量权威、事实准确的内容,为AI提供丰富且优质的语料库。二是监管部门须革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力。“第一责任人”的平台监管力度亟待进一步提升,持之以恒地打击黑灰产账号,严控AI生成内容对社区的影响。

机器永不眠,科技无止境。有人因“AI主播”“AI医生”“AI公务员”“AI面试官”的上岗而倍感焦虑,但更多人深信人文关怀、复杂决策、价值判断等领域“人”的独特力量。抛开科技伦理与未来畅想不说,要让新一轮技术革命真正驱动世界的发展,我们不妨从“小处”做起:站在信息安全的高度,用行业自治与监管执法的双向力量,尽责尽力地为AI信息库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邓海建)

责任编辑:张哲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5
02/28
12:28
浏览量: 4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