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贴着“公务用车”的私家车,暴露出了什么?

贴着“公务用车”的私家车,暴露出了什么?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3 11:33:56 | 点击:449

连日来,一起荒谬感十足的新闻事件,在舆论场上引发不少关注与讨论。据澎湃新闻报道,车主林女士反映称,过年前她在加油站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车门印着“省级机关公务用车”的轿车强行配合另一辆车加塞,下车理论时,对方向林女士方向继续开车,致林女士滑倒摔伤,在警方到达前两辆车逃离现场。

后经涉事“公务车”所在地相关部门核查,涉事车辆实际为私家车,系车主擅自在电商平台购买了“公务用车车贴”粘贴,已经对车主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恢复原状。这一处理结果,让林女士非常疑惑,“私家车主可以随意伪造公务用车标识吗?”林女士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经济赔偿,但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涉事车主进行严肃处理。另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公务用车车贴”出售。消费者可随意购买,最低只需5元。店主称,如果想要更改监督电话,也可以选择定制车贴,并不需要购买者提供任何公务车证明。

这起事件的严肃性质,不仅在于肇事车主对被其撞伤的林女士极不负责,同时也在于其暴露出公务用车标志管理的漏洞。需知,这名车主贴在车上的“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志,并非娱乐戏仿的产物,而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存在,甚至附有专门篡改过的“监督电话”。这样的产品在网上堂而皇之地售卖,就是在给某些人弄虚作假、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大开方便之门。就此而言,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事,绝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必要之举。

对此,澎湃新闻评论文章《对假“公务用车”不能批评教育了事》指出:“在此事中,涉事车主擅自贴标冒充公车,并公然配合其他车辆插队加塞,无视公共规则秩序,这是对公车管理制度的挑衅,伤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也会妨碍民众对真正的公务用车的正常监督。当地有关部门及时查清真相,效率值得肯定。不过,擅自给私家车贴标,并且在冲突中涉嫌伤人,对车主仅仅是批评教育,处罚力度显然不够,还应依据具体情节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私车公用’的行为,最终只是被轻飘飘地处理,恐怕不足以让当事人长记性。”这篇文章还指出:“对于生产、售卖假车贴的商家,相关部门也应当顺藤摸瓜,依法追究其责任。电商平台更得加强监督把关,对卖家资质和商品内容严格审核,一旦发现有销售假冒公车标识的,要及时清理下架,不能纵容其在市场上鱼目混珠。”

要解决此类产品在电商平台随处可买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方法?对此,《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提出另一个简单明了的解决思路——勒令电商平台屏蔽违规词条,下架违规商品。文章作者提出这一方案,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有具体先例可供参考。文章引述此前消息写道:“近期多个社交和电商平台出现了“银行土”的商品,卖家宣传购买后发财率达99.99%。对于这种标榜聚财属性的玄学商品,有关方面迅速出手,目前众多平台已将这一产品以及相关视频下架。类似的雷霆手段是时候用到公务车贴上了。”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专业人士也指出了这门“生意”的危险之处。面对媒体采访,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指出,虽然目前没有出台公务用车车贴等标识的针对性规定,但此类商品在电商平台任意流通,本质上属于违法行为。商家若未经授权擅自制作、销售带有国家机关性质的标识,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相关规定,可处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相关规定,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更进一步讲,在这些法律责任的分析之外,正如红星评论的文章在标题中所言:更加值得追问的是,为何私家车冒充“公务车”还有市场?这种狐假虎威现象背后,是否有着现实的某些投射?作者写道:“只有依法使用、规范管理公权力,切实消弥公务车和社会车辆或隐或明的界线,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冒充‘公务车’的情形。

对于这种现象,光明网评论文章《私家车冒充“公车”加塞伤人,批评教育就行了?》也指出:“冒充公车在加油站加塞且与劝阻者产生冲突,也反映出现实中的‘公车’在一定程度上或仍被赋予了某些‘特权’色彩。这与为了强化社会对公车的监督而推广公车标识本身,形成了一种目标与现实的落差。由此也提醒,消除公车可能或明或暗存在的‘特权空间’,让公车真正成为被重点监督的对象,让公车标识真正产生约束行为的力量,而不是特权的象征,仍需努力。”(杨鑫宇)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5
03/03
11:33
浏览量: 4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