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神气!00后小伙子用无人机种地

神气!00后小伙子用无人机种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2 15:04:30 | 点击:551

1000多个日夜的淬炼,让人眼花缭乱的智慧农机被陶哲一一驯服,而脚下的土地也在无声记录着他的“拔节生长”。受访者供图

春耕时节,在武汉市黄陂区的永旺智慧农场里,00后农机手陶哲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20亩田的播种任务。

只见他站在无人机旁,目光专注地盯着屏幕,手指在屏幕上灵活滑动,调整各项参数。随着轻点启动按钮,无人机发出轻微的嗡鸣声,稳稳腾空而起,向着田间飞去。无人机在空中翱翔,按照预设路线,精准地将种子撒向田间。

“这台大疆T70农用无人机,每次起飞可以播下100多斤种子。”1000多个日夜的淬炼,让人眼花缭乱的智慧农机被陶哲一一驯服,而脚下的土地也在无声记录着他的“拔节生长”,从青涩的“新农人”到驾驭未来农业的“破晓者”。

带着敬畏,一身泥巴站田间

2018年,来自武汉郊区的陶哲考入武汉一所高职院校,选择了当时热门的电子商务专业。2021年6月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在网上招聘“智能农机操作手”。从小对机械操作充满兴趣的陶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招聘电话,而后成功入职,成为农场里最年轻的农人。

那时,农场正在筹备打造第一代的智慧农场。“00后”“大学生”“有文化”的标签让陶哲成为农场里的“香饽饽”,大家都盯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看他能否为农业转型注入一股新力量。

与此同时,周围也传出一些质疑声:“年轻人能待得住吗”“不过是三分钟热度吧”……

“读了十几年书又回去种地?”陶哲的父母得知他要回乡从事农业,更是难以接受。

但陶哲没有退缩,在田野里感受学无止境的乐趣。

初入农场,陶哲信心满满地坐上了一辆拖拉机,准备去田里作业,却遭遇了下马威——因为对操作细节不了解,一踩油门,伴随着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拖拉机尾部的旋耕机猛地停顿,整个机械系统陷入瘫痪。

“那一刻,手心全是汗,心里特别紧张。”他立刻拨通了老农机手李长庚的电话。

李长庚赶来后,手把手地教陶哲修拖拉机,并详细解释如何正确调节转速。

“年轻人,别急,农业这行需要慢慢学。”李长庚的话让陶哲深受触动。

未关电闸导致漏电、忘记给机器轴承抹油导致磨损过大……陶哲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也不断学习和成长。

不到两个月,他便熟练掌握了无人机、智能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的使用,成为农场里的技术达人。

2023年春天,天气反复无常。4月初的寒潮过后,陶哲按计划完成了100亩地的播种任务。然而,几天后,新一轮寒流席卷而来,刚刚播种的苗木因冻害全部死去,造成了近两万元的损失。

陶哲站在田间,面对一片白茫茫的土地,心中满是无奈和懊悔。“刚入行时,觉得农业不过是一项简单且机械的工作。但实际工作起来才发现,农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远超想象。”

在一次次与农田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农业不仅是从播种到收获的循环,更蕴含着人对自然的理解、对季节变换的把握和对作物生长规律的观察。

带着对农业的敬畏心,陶哲更有干劲了。

面对机器故障带来的播种遗漏等问题,他下田排查,确保每块田地均匀播种。农忙时节,他每天四五点就起床,抢时间完成耕地、播种、打药等任务,确保不误农时。

陶哲渐渐感悟到,要想干好这行,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和坚持。

空闲时,他总爱约好友一起登山,还有一次爬上了武汉的“大青八”(当地对大花山、青龙山、八分山的统称),25公里山路走了整整8个小时。

正是登山经历,让陶哲习惯了长时间与自然相处,也磨炼出农业工作必不可少的毅力。

今年59岁的老农机手吴国和感慨:“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还愿意一身泥巴水,在烈日下连站四五个小时?但陶哲能坚持下来,这很难得。”

科技解锁农业新动能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陶哲,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小时候,陶哲总爱跟在爷爷身后,赤脚踩着松软的土壤,跟着大人们在田间忙碌。在他记忆里,每次干完农活,爷爷总会坐在田埂上,擦擦额上的汗,指着那些沉甸甸的农具,叹道:“田里全靠人力,累得不轻。”

智能农机的引入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现在,陶哲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可以精准捕捉作物的生长信息,生成详细的生长图。基于这些数据,他通过无人机进行变量施肥,对长势良好的田块减少肥料施用,对长势较差的田块增加投入。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使作物生长更加均匀,产量显著提升。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陶哲介绍,“过去一个人辛勤劳作一天,只能播种5亩地,现在利用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500亩地的播种。此外,智能拖拉机能够自动规划最佳路径,减少重复作业;智能插秧机则通过精准定位和深度调整,确保最优插秧效果。”

在武汉永旺智慧农场里,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成为农业生产的“智慧中枢”。平台实时监测农作物长势,提供最优种植方案;传感器追踪土壤湿度、养分和气象数据,实现精准灌溉;搭载北斗导航的智慧农机,按厘米级精度自主作业,支持远程操控;物联网设备的融入,使病虫害、土壤与天气情况实时可控;全链溯源体系为每袋大米、每棵蔬菜配备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保障食品安全透明……

武汉永旺智慧农场的负责人胡丹说,农业智慧化转型让农场每亩地每年节省约300元,生产成本降低了30%。

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改变了农民的收入结构。

过去,老农机手李长庚种13亩田,辛劳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和农场提供的就业岗位,每月能拿到5000元收入,年收入跃升至6万元。而像陶哲这样掌握智能农机操作的“新农人”,凭借技术优势,月薪达6000元,加上奖金、福利,年收入可达10万元。

武汉永旺智慧农场的技术顾问韩海彪工程师,来自北京一家国内领先的智慧农业领域企业。他表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道路上,经验传承的断层与技术鸿沟成为横亘其间的难题,而像陶哲这样的“新农人”正成为破局的关键力量。

韩海彪认为,“新农人”不仅肩负起守护与传承传统种植经验的使命,更借助自身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将这些宝贵智慧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的农业解决方案,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

两代人的接力与传承

在老农人眼里,陶哲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

作为农场里的新鲜血液,陶哲的加入也悄然改变着农机队的工作方式。

“我们这些老农机手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新技术,都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李长庚说。陶哲总会主动帮忙,成为他们与新技术之间的“桥梁”。

起初,陶哲身边的朋友对农业存在偏见,认为种田仍是传统的体力劳动,时常调侃道:“混不好就只能回家种田。”但在陶哲看来,现代农业早已脱胎换骨,不再依赖“体力活”,而逐渐向技术驱动、充满挑战的“脑力活”转变。

当昔日同窗抱怨“就业难、压力大”时,陶哲在农业领域不仅持续学习新兴技术知识,心态也变得平和了许多。“我不后悔从事农业,而且我觉得年轻人干这一行没什么丢人的。现在,朋友们看到我自如地操控智能农机,不仅觉得新奇,还很羡慕。”

在胡丹看来,00后成为“新农人”一点不意外,因为“农业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

2007年,25岁的胡丹从江汉大学毕业后,在乡亲们的质疑声中回到家乡种田。现在的她,执掌着两万多亩农田,带动了千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

胡丹介绍,目前公司共有68名员工,其中有5名是90后和00后大学生。“年轻人拥有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能快速应用数字技术,对他们来说,拿着遥控器操纵无人机、拖拉机、收割机,就像在手机上玩游戏一样简单。”

她坚信,智能农机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智慧农业。

今年23岁的陶畅是武汉文理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两年前他加入武汉永旺智慧农场,主要负责智能农机操作及数字管理平台的运维工作。

陶畅说,农场经常鼓励他们参加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等部门举办的各类学习交流活动。他不仅实现了“干中学、学中干”的良性循环,还惊喜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和他一样的同龄人正在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光发热。

陶哲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很满意,他计划在智慧农业领域继续深耕,到技能大赛中寻找新赛道,争取当一个出彩的“新农人”。

龚梦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22日 04版

责任编辑:刘雅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5
04/22
15:04
浏览量: 55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