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看似时尚的“梗文化”可能埋藏着传播陷阱_

看似时尚的“梗文化”可能埋藏着传播陷阱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09 15:53:20 | 点击:1626

视觉中国供图

如今,网络流行“梗”如同一阵阵来去迅猛的旋风。各类词汇以惊人速度重构着当代人的语言体系,形成耳熟能详的“网梗”。这既是技术赋权的产物,也是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镜像。当“玩梗”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交仪式,我们需要穿透表象的狂欢,审视其背后的传播逻辑与社会影响。

有研究显示,在短视频主导的“瞬时记忆”时代,不少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持续时长已缩短至8秒。“网梗”正是通过“语义压缩”技术,将复杂情感与事件内核提炼为易记忆、可复制的符号模块。

一些“网梗”的诞生与特定社会情绪有关。例如“内卷”一词,精准地概括了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现状,反映出人们在高压环境下的焦虑和无奈。这类“梗”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直观感受和表达,通过简洁的词语或形象的表述,将复杂社会问题浓缩其中。

用户生成的内容构成“梗”传播的核心动力。比如,根据英语“thank you(谢谢)”的谐音“栓Q”,网民自发创作出方言版、戏曲版、AI合成版等数十种演绎形式,使“梗”获得持续生命力。

从内容上说,“网梗”通常携带一种圈层文化的“准入密码”。Z世代以“尊嘟假嘟”等萌化表达消解严肃性,90后使用“破防了”表达情感共鸣。这些术语构成封闭的话语体系,利用“圈层黑话”完成群体身份确认。而诸如“塌房”等圈层专有词汇,也可能随着传播的泛化而弥散至整个网络空间。

从传播形式上说,“网梗”称得上“多模态传播”——表情包、视频剪辑、音乐混剪等形式的结合,使“梗”的传播扩展至视觉、听觉的复合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梗”的传播效率。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和使用场景的增加,“梗”的含义可能会被丰富或延伸,甚至衍生出新的含义和表达方式。例如,“yyds(永远的神)”最初用于形容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或事物,后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表达对不同对象的高度赞扬。这种动态演变性使得“网梗”能够适应不同的语境和用户需求,延长其生命周期。

“网梗”以病毒式裂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在网上形成“滚雪球效应”。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模仿、跟风、共鸣等心理机制起到关键作用。人们出于对新鲜事物的追逐、对社会共识的认同,或者单纯的娱乐需求,纷纷加入到“梗”的传播中。此外,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开放性,让用户能够更自由地创造和表达,为“网梗”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意空间。

同时,短视频平台的流量逻辑深度介入传播过程,使“热梗”传播呈现“人工+智能”的双重加速。“蹭梗”也可以成为流量积累的良机,有助于大大提高视频完播率、互动率。以“挖呀挖”童谣为例,视频平台播放量、完播率等带来的奖励机制促使创作者反复使用热门BGM(背景音乐)。这种机制导致“梗”的传播呈现这种形态——少数“头部梗”占据大部分传播资源,多数“新梗”迅速沉寂。

我们在享受“网梗”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狂欢背后的文化空心化。过度依赖“梗”的表达正在侵蚀语言深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素养。当“绝绝子”替代所有褒义词,“我真的会谢”消解所有负面情绪,语言系统正经历“功能性萎缩”。

这种“表达空心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在教育界早已引发普遍讨论与担忧。网络“梗”的泛滥正在摧毁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致使青少年出现“语言贫乏症”。更严重的是,像“雌竞”“海王”等包含性别歧视的词汇,正在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对抗“梗”带来的语言贫瘠化,还要鼓励“梗”与主流文化的创造性融合。通过树立“梗文化”的“创作伦理”,建立创作者责任认证体系,遏制恶意“玩梗”。不仅如此,学校教育中也应增设“网络语言辨析”等相关课程,培养青少年对“梗文化”的辩证认知。

网络流行“梗”如同一面棱镜,它既是网民的社交利器,也是价值消解的隐形推手。健康的网络传播生态,应当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与价值引导之间找到平衡支点,让真诚表达充分释放传播活力。

申竹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09日03版

责任编辑:梁文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5
05/09
15:53
浏览量: 16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