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2 18:48:37 | 点击:740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极拳。

梁天昊摄

从八段锦教学视频的高点击率,到太极拳成为大学生的抢手课,原本更受中老年群体青睐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丰富了人们的健身方式。

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传统健身在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间传承,并焕发新的生机。

——编 者

办公室打一段八段锦

本报记者 闫伊乔

从清晨的机场到寂静的森林,从城市出租屋到雪山脚下,一个人、一首轻快的音乐、一身舒适的装扮,随时随地练起八段锦……打开90后女生姜西的社交媒体账号,松弛感扑面而来。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练习八段锦的视频、记录日常生活,如今已经是第三年。

姜西的“师父”是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的哥哥姜南。3年前,在哥哥的指导下,姜西开始练习八段锦。“最初在社交平台发布‘打卡’视频只是为了督促自己坚持练习,没想到越来越多‘锦友’跟着我练了起来。”从事服装设计的姜西凭借简约舒适的穿搭风格和清新自然的特色视频,吸引了几万名粉丝关注。

“手臂贴住耳侧,身形要挺拔,吸气吸满,吐气时手臂缓慢下落……”姜南告诉记者,兄妹俩共同录制了动作教程,帮助跟练的网友们提升动作完成度。他们建议,先把动作练会,做到身心舒展很重要。

一直以来,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八段锦很受银发族青睐。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涌向”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项目。在网络平台B站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八段锦练习片段播放量超千万次,弹幕多达上万条;“办公室五分钟八段锦”等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练习者互称“锦友”……

姜西的视频下,一名粉丝留言:“老祖宗的功最懂年轻人的痛。”

“八段锦不挑场地、简单易学,极具‘性价比’,因而成了年轻人的健身‘新宠’。这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专注自我、颐养性情的生活方式。”姜西说。

姜西十分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力集中到自身。两年多的练习,让我在生活中越来越专注、沉静,更加脚踏实地。”她认为,练习八段锦是一场身心的和谐之旅。

太极拳课很抢手

本报记者 孙龙飞

“云手这个动作,要注意重心的虚实转换、气息的升降开合,仿佛春蚕吐丝、连绵不断。”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柴云龙一边仔细讲解,一边示范动作。学生们跟着练习,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近年来,太极拳课越发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每学期选课时都很抢手。“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帮助年轻人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发挥静心、养心的功效。”柴云龙说。

得益于扎实的功底和多年习武心得,柴云龙的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上了柴老师的课之后,才明白太极拳中有这么多奥秘。”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苏煜说,“比如‘握手擒拿’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柴老师教我们通过上步、扣手和转身来摆脱对方,有礼有节有力。”

上课时,柴云龙还带着学生做养生保健操、传授实用的防身技能,“通过太极拳课程,学生们学会了动作技巧、运动损伤康复及预防知识,掌握了养生保健方法、防身擒拿能力,相信这些本事会让大家终身受益。”

练了一段时间,太极拳已成为苏煜和朋友们的首选运动项目。苏煜的室友每天早晨去打太极拳,一身红色的训练服格外引人注目,同学们送给他“辣椒派太极掌门人”的绰号,不少同学被他吸引,跟着一起练习。

操场上、公园里,打太极拳已不是银发族的专属,年轻人加入其中,青春活力满满。在北大校园,太极拳必修课、体验课和国际暑期课等课程不少,太极拳社团、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也日益丰富。

“掤捋挤按间,自有天地宽。”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嘉航在4年前曾上过太极拳课,至今仍觉得受用良多,“太极拳既是‘以武化人’的锻炼方式,也是‘以文化人’的精神浸润,它传递着‘中和’‘以柔克刚’等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如今,不少传统健身项目走进大中小学校园,越来越多人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链接

八段锦中的“八段”指八组动作,“锦”则比拟其动作如锦缎般优美流畅。通过调节呼吸、运动身体,帮助练习者调和气血、强身健体。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饱含东方哲思。习练太极拳能起到养身、养心、养气的功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科技报国

【校馆弦歌】  “不用外国的,我们自己建!1973年,为响应国家‘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大连理工大学临危受命,组织400余名师生,仅用19个月便完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油港港口设计任务!”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钱令希院士...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任明杰:百万日记的乡村教育守望者

任明杰,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自2014年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任明杰扎根乡村教育已有11年,280万字从教日记、18万张教育影像、6000余万字的专...

2025
05/12
18:48
浏览量: 74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