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优先,铺就奋斗出彩之路(民生共话)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优先,铺就奋斗出彩之路(民生共话)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3-06 17:36:59 | 点击:1094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每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

  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实践中有哪些好办法?许多代表委员谈经验、提建议,表示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凝聚各方合力,定能为劳动者铺就奋斗出彩之路。

  

  “稳就业”发力显效

  2023年,随着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政策发力显效,就业形势总体改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经济回升向好为就业形势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及时出台的稳岗扩就业等政策为促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斌说,江苏大力推行惠民利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去年全力落实就业和稳岗各项政策,向3.35万户中小微民营企业投放“苏岗贷”低息信用贷款超1200亿元。

  “各方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稳定就业形势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叶苗介绍,宁波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建设,通过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零工服务网点“三位一体”的零工服务体系,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推进行动等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我国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提升,但就业领域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保持经济拉动就业能力,实现经济转型与就业转型同步、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同步。

  落实完善政策支持

  稳企业就是稳就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说,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公司近年来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和区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他建议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促进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促进就业的重点群体,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学校采取了促进供需匹配、精准对接、针对性就业指导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应进一步深化高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为就业稳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曾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他表示,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等领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建议推动“新八级工”制度更好落地执行,让企业更加主动地落实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励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为劳动者送上暖心服务

  从包车、包机、包专列返岗到跨省招聘、劳务协作,年初以来,“春风行动”等稳就业措施为劳动者送上暖心服务。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下一步需落实落细各项服务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涛建议,利用市场化配置手段,建设各类产业园和零工市场,搭好供需桥梁,使劳动者有平台、有途径、有渠道就业;打造“一站式”“不打烊”服务,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因地制宜建立大学生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稳岗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辜清建议,完善新就业形态各类职业工伤保险认定办法,加大“劳动者驿站”、新就业形态法律服务中心等公益服务阵地建设力度,完善用工指导、争议处理等综合维权保障机制,推动新业态、新职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黎勇说,重庆今年将重点从制度机制、稳岗拓岗、职业培训、数字赋能四方面着手,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组织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岗位开发、资金投入及就业服务活动,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对接重大项目用工需求,深度挖掘岗位资源。打造全生态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就业的新增长点。

(责编:赵欣悦、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朝“问”健康丨什么是地中海饮食?怎样吃更合“中国胃”?一文了解

在各类健康饮食榜单上,“地中海饮食”近几年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认证有益于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甚至延长寿命。  地中海饮食起源于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很多人对地中海饮食的印象就是吃...

时政新闻眼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会晤举行。这也是习主席抵达韩国后的第一场活动。  釜山会晤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接下来的韩国行还有哪些看点?《时政新闻眼》与你共同关注。...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回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核心赛道,不仅重塑着汽车的产品形态,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已在智能网...

2024
03/06
17:36
浏览量: 1094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