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中国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铠甲”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铠甲”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2-09-18 11:54:22 | 点击:99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郑世贵 范晶岩)中国空间站在轨安全运行以来,经受住了恶劣空间环境的考验,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命安全,这些都离不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团队为中国空间站打造的“固若金汤的防护铠甲”,为空间站长期在轨安全运行提供强大的空间碎片防护能力。这背后,是团队整整20年的技术积累。

组建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团队

宇宙无垠,但空间轨道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专家指出,最具应用价值的地球轨道主要集中在2000公里以下的轨道区域,这里也成为空间碎片的“集散地”。空间碎片被视为全球性问题。1993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发起成立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空间碎片问题”正式进入世界航天领域的研究范畴。

从2002年开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曲广吉、杨雷、闫军等专家察觉到“空间碎片”领域对未来载人航天的重要性,开始组建空间碎片团队,逐渐形成了以闫军研究员为带头人、老中青技术骨干为主的技术团队,全面启动空间碎片领域的技术储备进程。

当时国内有空间碎片防护概念的人寥若晨星,相关技术资料也屈指可数,在网络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各类图书情报部门成了团队成员最常光顾的地方。在每周一次的技术讨论会上,大家交流最新的资料、感悟和困惑,畅所欲言。

短短几年时间,研究团队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研究,突破了数学建模、编程语言开发、编程算法推演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空间碎片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软件(MODAOST)”,该软件已达到国际同类软件的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天宫一号首次实现空间碎片防护技术工程应用

2005年在天宫一号初样设计之际,技术团队多次汇报空间碎片危害及对策,型号两总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在天宫一号上率先开展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并决定由空间碎片团队承担天宫一号空间碎片评估以及防护设计的全部工作。

面对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技术团队多次向总体设计师、结构设计师、热控设计师们请教、沟通,深入了解总体需求、分系统设计。

为了尽量减少重量增加,团队通过大量试验,提出利用辐射器担当部分防护功能的思路,充分利用舱外原有的辐射器作为防护板,在只增加支撑柱重量情况下,把舱体防护能力提高了3倍多,并且通过把辐射器管路更改为内藏式设计,显著减小了辐射器管路的单点失效概率。天宫一号防护设计是超高速撞击防护理念与工程中简单、经济、可靠等原则完美结合的作品。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碎片防护设计的航天器,在轨四年半的时间里经受住了空间碎片环境的考验,我国空间碎片防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空间站将实现更长时间防护

在天宫一号防护工程实践快要收官之时,团队开始着眼载人三期工程,针对空间站更长的在轨时间、更大的组装规模、更苛刻的防护需求,全面启动了空间站防护设计新进程。

团队以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材料立足国内、指标对标国际”的研发原则,决定自主开发性能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填充式防护结构。

面对这一目标,第一关首先需攻克材料问题。团队提出了“基于冲击压力的防护材料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评估材料防护性能,简单有效地从国内几十种复合材料中筛选出了具有防护潜力的两种材料;团队又通过数百次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掌握了复合材料重量和位置等参数对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后续,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轻松设计出最优性能的防护结构。

目前先进防护结构已成功应用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防护,我国空间站防护结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空间站一步步建造完成并长期在轨运行,空间碎片防护团队将为空间站筑起牢不可破的防护堡垒,为航天员们的生命保障提供坚强保护。(完)

编辑:唐玲

【作者: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专题培训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牟 娟)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区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白培侠,在市委党校为全区村(社区)干部培训班进行...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高敬、黄庆刚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兼顾自身之需与世界之盼,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

从“赛事流量”到“文旅增量” “体育+”激发消费澎湃动能

央视网消息:13个城市,85场比赛,516名球员,11月1日晚上历时175天赛季的“苏超”落下帷幕,总决赛泰州队以“黑马之姿”捧起首届“苏超”的冠军奖杯。11月1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落幕。90分钟常规时间...

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贯彻落实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精神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高祥龙)10月31日,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后,烟台高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谋划落实举措,确保会议精神落地见效。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仲梅...

湖北省公安县召开2025年 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赵南奇)10月30日,公安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县食药安办)组织召开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亮剑农资“忽悠团” 撑起农民“保护伞”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处置一起“坑农”事件每日新闻网讯(陈鹏 李寿兵)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成功处置一起针对农民的农资“忽悠团”消费欺诈案件,为6名受害农民挽回经济损失0.42万元。消费者投诉,近期在公安县孟家溪...

6人走“逃票线路”被困 迷路看影子也能辨方向 登山安全指南→

近期全国多地山林景色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大家徒步登山热情高涨然而一些人不去正规景区而是“另辟蹊径”攀爬野山被困遇险  6人爬野山看红叶被困  43名蓝天救援队员深夜搜救  深秋,北京迎来“红叶季”。10月25日,2男4女共...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韩国庆州10月31日电 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25年10月31日,庆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李在明总统,各位同事:  很高兴来...

让消费更放心!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完善消费者保护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一批消费者保护相关国家标准,持续强化标准引领,支撑建设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系统推进消费品使用说明系列国家标准修订升级。截至目前,已发布新版《消费...

2022
09/18
11:54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浏览量: 9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