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资金“活水”加码资本市场 融资融券余额破两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资金“活水”加码资本市场 融资融券余额破两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8-09 13:11:20 | 点击:712

央视网消息: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上升态势,7月,A股新增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超70%。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多空力量对比的融资融券余额总和也在近期创下近十年新高,投资者活跃度明显提升。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正为刚大学毕业的“00后”小樊办理股票开户手续。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营业部的有效账户数量增长显著,同比增长接近3倍。除了股票新开户数增长明显,部分较为资深的投资者也在近期选择参与两融交易。

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7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20131.22亿元,创近十年新高。其中,融资余额19989.08亿元,融券余额142.15亿元。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4.44万名,机构投资者为50056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军欢称:“随着交投活跃度的提高和资金流入市场的速度加快,市场的资金面变得更为宽松,为股市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经动画:什么是两融业务?

两融余额创10年新高,投资者参与度提升,那么什么是两融业务?又有哪些行业最受融资资金青睐呢? 

两融业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融资融券。

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购买标的证券,到期偿还本息的一种投资方式。若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但资金不足,可融资加杠杆买入,属于看多市场的操作;融券交易则是投资者向券商借入标的证券卖出,到期归还相同数量证券并支付利息的一种投资方式。此方式适用于看空市场时赚取差价。

那么,哪些行业最受融资资金青睐呢?

据万得数据统计,7月初至今,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区间融资买入额分别达到4922.38亿元、3708.18亿元和3174.25亿元。电力设备、非银、通信等行业区间融资买入额也均超千亿元。

此外,计算机、机械设备和有色金属也是融资客的“心头好”。


韩国投资者增持中国股票 科技股受追捧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表现强劲,也吸引了大批韩国投资者,科技股更是受到追捧。

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最新数据,截至7月底,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累计交易额已达55.14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名前十的中国股票,集中于新能源车、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

随着中国股市全面转暖,韩国各大券商相继发行以中国股票为投资对象的ETF基金。目前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ETF基金共有55只,近一个月,机器人、医药相关ETF基金的回报率最高达到30%以上。另外,根据韩国知名基金信息服务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7月韩国本土发行的中国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平均约达10.3%,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带动了中国基金回报率领跑,吸引了大量韩国投资者购买。韩国市场上,仅7月就有约402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的资金净流入中国股票型基金。


北向资金加仓A股 连续两个季度增持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持续加仓A股,电池、半导体等行业受青睐。业内人士认为,全球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中国市场成为其重要选择之一。

同时,国内市场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加仓A股,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仓市值2.2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24万亿元增加532亿元,增长2.4%;较去年年末的2.21万亿元增加855亿元,增长3.9%。具体来看,北向资金持仓市值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为电池、半导体、白酒、股份制银行和白色家电。7月也有多个交易日重点加仓半导体、新能源车等科技成长板块。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全球资本都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A股、港股等新兴市场或将成为受益者。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李沁洋称:“美元的疲软对于全球股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等新兴市场或成为美元疲软的受益者。A股市场估值具有优势,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经济复苏态势逐渐显现,同时全球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中国市场成为其重要选择之一。”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济三季报观察·“智能”成机器人产业主旋律 关键零部件研制获得新突破

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3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

李恒镇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科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胡民生)10月30日,李恒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在双窑村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活动,通过多元环节科普民族团结知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筑牢民族团结“同心圆”。活动现场,“少数民族风...

​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专题培训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牟 娟)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区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白培侠,在市委党校为全区村(社区)干部培训班进行...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高敬、黄庆刚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兼顾自身之需与世界之盼,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

从“赛事流量”到“文旅增量” “体育+”激发消费澎湃动能

央视网消息:13个城市,85场比赛,516名球员,11月1日晚上历时175天赛季的“苏超”落下帷幕,总决赛泰州队以“黑马之姿”捧起首届“苏超”的冠军奖杯。11月1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落幕。90分钟常规时间...

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贯彻落实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精神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高祥龙)10月31日,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后,烟台高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谋划落实举措,确保会议精神落地见效。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仲梅...

湖北省公安县召开2025年 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赵南奇)10月30日,公安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县食药安办)组织召开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亮剑农资“忽悠团” 撑起农民“保护伞”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处置一起“坑农”事件每日新闻网讯(陈鹏 李寿兵)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成功处置一起针对农民的农资“忽悠团”消费欺诈案件,为6名受害农民挽回经济损失0.42万元。消费者投诉,近期在公安县孟家溪...

6人走“逃票线路”被困 迷路看影子也能辨方向 登山安全指南→

近期全国多地山林景色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大家徒步登山热情高涨然而一些人不去正规景区而是“另辟蹊径”攀爬野山被困遇险  6人爬野山看红叶被困  43名蓝天救援队员深夜搜救  深秋,北京迎来“红叶季”。10月25日,2男4女共...

2025
08/09
13:11
浏览量: 7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