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新西兰总理访华,中新关系迈上新台阶

新西兰总理访华,中新关系迈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6-29 18:47:02 | 点击:4177

原瑞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于6月25日至30日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希普金斯,李强同希普金斯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普金斯此访成为世界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新西兰政府也高度重视,专门安排备用飞机同行,以确保访问成功。

中新关系动向受到特别关注,其首要原因是双边关系长期“领跑”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去年是中新建交50周年,两国长期以创造诸多“第一”的双边关系史为荣。新西兰是首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发达国家。近来,美国大力推进旨在竞赢中国的“印太战略”,将南太平洋地区视为战略支点。新西兰保持战略定力,结合自身长远利益独立审慎作出涉华决策,在维持与其他西方国家传统合作关系的同时,继续与中国深化基于经贸合作的友好互利关系。这使其获得对中国的特殊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希普金斯特意选在7月北约峰会召开前访华,将在东西方之间传达信息,缓解紧张关系,避免世界走向“新冷战”。

紧密联结的经济关系是中新关系的另一支柱,中新经贸合作成就斐然、前景广阔。新西兰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一季度贸易数据显示,中国继续作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中国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为新西兰出口商和投资者提供重要机遇。2022年,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生效。这是中国签署的力度最大的自贸协议,反映了两国商贸升级趋势。面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中国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视新西兰为重要、稳定的合作伙伴。经贸合作是希普金斯此次访问的中心议题,希普金斯的访华代表团成员包括贸易部长兼农业部长、旅游部长及知名企业代表,将充分挖掘相关合作空间与发展机遇。

加强对华经贸合作是新西兰本届政府高度紧迫的现实议题。新冠疫情结束后,新西兰遭遇包括飓风在内的多场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初级产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持续。由于国内消费、投资均受抑制,政府便寄希望于扩大出口。2023年一季度,新西兰对华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达240亿新元,同比增长22%,中国市场成为新西兰加快复苏的关键助力。希普金斯今年2月接任总理以来因经济不振面临较大政治压力,希望通过访问强化经贸合作特别是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加快经济复苏,帮助他和工党应对将于10月14日举行的新西兰大选,以期继续执政。

希普金斯此次率领大规模商贸代表团访华,双方有望在三方面取得具体合作进展:

一是挖掘经济互补优势,加强传统领域合作。旅游、农业和教育是新西兰优势产业,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新西兰本届政府大力支持相关行业以维持竞争力和提振就业,推动各部门复苏并接近疫情前水平。中国是新西兰主要游客来源国、留学生来源国和农产品出口市场,两国料将在振兴传统产业贸易关系方面取得进展,帮助新西兰摆脱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带来的增长抑制,并进一步扩大自中国进口。

二是实现贸易多样化,开发新兴行业对华出口。中新两国均希望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新西兰渴望与中国实现贸易多样化。本届政府在鼓励向中国出口乳制品、肉类和木材等传统商品的同时,支持游戏、卫生和健康等新兴行业产品服务对华出口。随着中国加快数字和绿色转型,以及新西兰打造绿色新西兰和领先数字经济体,两国有望开发新的贸易引擎,实现韧性可持续增长。

三是促进全球治理公平,加强多边和区域机制沟通协调。中新两国曾在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密切合作。中国于2021年9月和11月先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将为协定成员提供具有利益可观的市场准入和数字贸易合作机会。新西兰赞赏中国申请加入,可作为中国同协定成员国协商谈判的关键协调方,扩大共同立场与合作空间。

希普金斯总理此次访华以经贸合作为中心,与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同行,必将满载而归。中新关系将迈上新台阶,再度为世界和平与繁荣树立良好典范。

(编审:高霈宁 郭素萍 张艳玲)

【责任编辑:唐华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济三季报观察·“智能”成机器人产业主旋律 关键零部件研制获得新突破

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3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

李恒镇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科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胡民生)10月30日,李恒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在双窑村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活动,通过多元环节科普民族团结知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筑牢民族团结“同心圆”。活动现场,“少数民族风...

​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专题培训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牟 娟)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区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白培侠,在市委党校为全区村(社区)干部培训班进行...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高敬、黄庆刚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兼顾自身之需与世界之盼,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

从“赛事流量”到“文旅增量” “体育+”激发消费澎湃动能

央视网消息:13个城市,85场比赛,516名球员,11月1日晚上历时175天赛季的“苏超”落下帷幕,总决赛泰州队以“黑马之姿”捧起首届“苏超”的冠军奖杯。11月1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落幕。90分钟常规时间...

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贯彻落实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精神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高祥龙)10月31日,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后,烟台高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谋划落实举措,确保会议精神落地见效。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仲梅...

湖北省公安县召开2025年 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赵南奇)10月30日,公安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县食药安办)组织召开全县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亮剑农资“忽悠团” 撑起农民“保护伞”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处置一起“坑农”事件每日新闻网讯(陈鹏 李寿兵)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成功处置一起针对农民的农资“忽悠团”消费欺诈案件,为6名受害农民挽回经济损失0.42万元。消费者投诉,近期在公安县孟家溪...

6人走“逃票线路”被困 迷路看影子也能辨方向 登山安全指南→

近期全国多地山林景色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大家徒步登山热情高涨然而一些人不去正规景区而是“另辟蹊径”攀爬野山被困遇险  6人爬野山看红叶被困  43名蓝天救援队员深夜搜救  深秋,北京迎来“红叶季”。10月25日,2男4女共...

2023
06/29
18:47
浏览量: 41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