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在义乌创业的外国客商—— 共享机遇 共筑梦想

在义乌创业的外国客商—— 共享机遇 共筑梦想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1-22 12:07:02 | 点击:3690

  集卡车驶入义乌综合保税区。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国客商在二区垂直展采购小家电。
  吴峰宇摄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国客商正在洽谈业务。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国客商正在选购小商品。
  章勇涛摄(影像中国)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国客商忙着选购工艺饰品。
  杨梅清摄(影像中国)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航拍图。
  吴峰宇摄

  新年伊始,义乌国际商贸城洋溢着年节的喜庆氛围。放眼望去,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前来采购的各国客商人来人往,很多商户迎来外贸首单。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浙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22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1%。据义乌海关统计,预计春节前每天约有1000多个集装箱卡车从义乌港海关监管场地前往宁波、上海口岸,通过海运方式运抵全球。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着“世界小商品之都”之称的义乌打开了一扇融通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据统计,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6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热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外国客商,听他们讲述自己在义乌的奋斗故事。

  喀麦隆籍商人埃马纽埃尔——

  “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热土”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货品琳琅满目,客商穿梭其中。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10万种小商品销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关联着3200万人的就业。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对面的办公楼里,42岁的喀麦隆籍商人埃马纽埃尔正在处理一批光伏设备订单,这些设备将在不久后运往他的家乡喀麦隆。

  2013年,埃马纽埃尔来到义乌的一所学校做英语老师。在跟学生家长交流时,他发现很多家长都在从事小商品贸易工作。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巨大的机遇,2016年,埃马纽埃尔开始专职从事外贸行业,将许多中国产品卖到喀麦隆,“从化妆品到小家电,中国产品物美价优,很受欢迎,订单量每年都在上涨。”埃马纽埃尔说。

  最近,埃马纽埃尔又开始关注新能源产品。“喀麦隆一些地方存在电力短缺、供电不稳的问题,很多当地人希望我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产品。”为此,他把目标瞄准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寻找到一些适合喀麦隆的光伏设备。“中国的新能源产品性能可靠、性价比高,产品品类覆盖领域广泛。”埃马纽埃尔表示,大到医疗机构,小到禽畜养殖场,中国光伏设备供应的电力有助于满足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近年来,义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商在义乌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自2023年初实施《义乌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以来,义乌持续加大涉外信息发布共享,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签发2—5年的居留许可,并推动实现投资类外国人注册企业、工作、居留“一件事”办理。日益提升的营商环境,让包括埃马纽埃尔在内的许多外国客商坚信,义乌未来还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便利的基础设施、专业成熟的小商品市场、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埃马纽埃尔看来,“外国人在义乌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方便了,这里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热土。”事业越来越好,他和家人也把家安在了义乌。“我们都非常喜欢义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未来,我将继续扎根义乌,把生意越做越红火。”埃马纽埃尔说。

  马来西亚籍商人郭集福——

  “每个创业者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

  今年49岁的郭集福来自马来西亚。来中国前,他在马来西亚经营一家书店,主要销售图书、文具、运动器材等文体用品。上世纪90年代,在与朋友聊天时,郭集福第一次听说中国义乌,那里“市场非常大,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听到的次数多了,郭集福就萌生了去义乌看看的想法。

  1999年,郭集福第一次来到义乌。一到第四代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当时的篁园市场总规模达到12.8万平方米,摊位超过1.4万个,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这么多人,这么多商品!大家来来往往,买货发货,人气兴旺,很是热闹,各种产品的价格也很是实惠。”郭集福回忆说,本来只是想着到义乌看一看,最后忍不住采购了一个货柜的各式小商品。“这些商品带回马来西亚后,两天就售罄了!”

  此后,郭集福每年至少要来义乌6次,每次采购六七十万元各类商品。在频繁往返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几年里,他感受到义乌市场浓浓的商机,也见证了义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义乌,每个创业者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郭集福说。2004年,郭集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租下80平方米的商铺,开始常驻义乌,经营水晶装饰品。“义乌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理想之地,守在店里就有全球客商上门。”郭集福说,依托义乌市场的全球辐射力和完整生产链,他们将从巴西进口的水晶加工成装饰品,卖给全球500多家品牌的珠宝商。

  近年来,义乌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出口贸易越来越便捷。“企业不断壮大,离不开中国优越的营商环境,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郭集福说,义乌既宜业,又宜居。这些年,越来越多外商来此寻找机会,还有不少外商将家人接到义乌生活。

  事业发展越来越好,郭集福也希望自己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2015年6月,义乌世界商人之家成立,郭集福成为旗下公益俱乐部负责人。在他的带动下,来自马来西亚、约旦、苏丹、叙利亚等国的许多客商也纷纷加入。成立以来,俱乐部开展了助贫、助学、助老、无偿献血等各类公益活动百余场,直接受益千余人。从创业者到公益人士,十几年来,郭集福在义乌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义乌成就了我,让我有平台和机会创业,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未来,我要更积极地回报这座城市。”郭集福饱含深情地说。

  约旦籍商人穆罕奈德——

  “这座城市让我梦想成真”

  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稠州北路上,有一家“网红”阿拉伯餐厅——贝迪餐厅。餐厅老板穆罕奈德来自约旦,他向记者解释餐厅名字的由来,“‘贝迪’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我家’——请客人来我家吃饭,希望大家来就餐有回家的感觉。”

  “选择义乌是明智的。”回忆起自己与中国结缘的经历,穆罕奈德如是说。2000年,20岁出头的穆罕奈德来到中国广东,在叔叔的餐馆里打工。此后,穆罕奈德与一位安徽姑娘喜结连理,成为“中国女婿”。“从朋友处得知,义乌有不少来自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客商,但有中东特色的餐馆却不多。”穆罕奈德认为这是极好的商机,便决定和妻子一起到义乌创业。“一直以来,我的梦想是自己创业。中国有很好的创业环境,我有信心做成一番事业。”

  初到义乌,穆罕奈德便被当地的开放包容、人们的热情好客深深吸引。夫妻俩的第一家餐厅就开在外商云集的稠州北路一带,名字叫“花”,寓意幸福之花。在夫妻俩的用心经营下,餐厅名气越来越大,顾客越来越多,餐厅需要扩建,穆罕奈德便在离义乌国际商贸城更近的繁华路段,租下了3层共10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0人就餐的新场地。一番精心设计、装修后,2018年3月,贝迪餐厅正式营业。

  菜品味道正宗,少不了地道原材料的功劳。每隔一段时间,穆罕奈德就会去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采购橄榄油、长粒米等原材料。“从前,我要托朋友从国外将这些原材料带到义乌,或者到上海、广州等城市采购。现在,我们在义乌当地就能很方便地买到各种进口商品,价格也实惠。”穆罕奈德感叹道,通过海运、空运等运输方式,如今的义乌实现了“卖全球、买全球”。

  规划经营策略、吸纳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创新……穆罕奈德为餐厅经营倾注了心力,也正是这份用心让贝迪餐厅广受好评。目前,贝迪餐厅有300多道菜品供客人选择,120名员工中有10名来自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的外籍厨师,是穆罕奈德专门从阿拉伯国家招聘而来。“大家在义乌工作开心,生活舒心,日子越来越好。”穆罕奈德说。

  20多年间,穆罕奈德见证了义乌的快速发展。“我爱义乌,这座城市让我梦想成真。”穆罕奈德说,在义乌,只要努力,就能找到许多发展机会。如今,穆罕奈德正在为餐馆扩建忙碌着,他计划再开一家分店。“我和家人会一直扎根义乌,继续为美好生活努力打拼。”穆罕奈德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农业生产一次革命性的创新,甲壳素低糖水稻增产3%

 每日新闻网讯: 11月4日,在黒龙江省对俄农业商贸产教联合体会议上获悉,由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黑龙江省林田春意农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甲壳素水稻,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认定GI指标达到51;β—葡聚糖含量达到...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斐济总理兰布卡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斐济共和国总统拉拉巴拉武互致贺电,庆祝中斐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斐济是首...

违规拍摄涉密文件多人被处分 国安机关最新提示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在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成为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类手机通信及办公软件因即时、便捷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景,但这也可能导致涉密信息突破物理防护边界,进入数字传播网络,暗藏失泄密风险,成为危害国...

经济三季报观察·“智能”成机器人产业主旋律 关键零部件研制获得新突破

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3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

李恒镇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科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胡民生)10月30日,李恒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在双窑村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活动,通过多元环节科普民族团结知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筑牢民族团结“同心圆”。活动现场,“少数民族风...

​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专题培训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牟 娟)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区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白培侠,在市委党校为全区村(社区)干部培训班进行...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高敬、黄庆刚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兼顾自身之需与世界之盼,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

从“赛事流量”到“文旅增量” “体育+”激发消费澎湃动能

央视网消息:13个城市,85场比赛,516名球员,11月1日晚上历时175天赛季的“苏超”落下帷幕,总决赛泰州队以“黑马之姿”捧起首届“苏超”的冠军奖杯。11月1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落幕。90分钟常规时间...

烟台高新区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贯彻落实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精神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高祥龙)10月31日,第三季度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后,烟台高新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谋划落实举措,确保会议精神落地见效。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仲梅...

2024
01/22
12:07
浏览量: 36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