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德国扩大印太军事行动意欲何为?

德国扩大印太军事行动意欲何为?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9-07 22:20:22 | 点击:822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李超 丨 时间:2022-09-07 丨 责编:乐水 安然 宇馨

李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助理

近日,德国联邦国防军最高指挥官、总监察长佐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将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派遣更多军舰前往该地区,并与盟国共同举行军事演习。佐恩的言论立即引发舆论热议,毕竟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和战败国,德国的任何军事动作都会受到外界高度关注,遑论向“遥远的”印太地区派军。

德国加强海外军事行动实际上有迹可循。二战后,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总体呈现由弱到强、由受制于人向自主自强的方向转变。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时代,德国已开始实施积极有为的对外政策。默克尔在其任内出台了《印太政策指导方针》,提出全面参与印太事务的目标。军事行动也被纳入印太政策总盘子。2021年8月,德国首次派遣护卫舰前往印太地区。

俄乌冲突的爆发,令德国的“不安全感”急剧上升,其对于自身硬实力不足以维护安全深感担忧,遂在军事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一是实施“再军事化”,大幅增加军事投入,设立高达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专门用于投资和改善军备,并从今年起提升军费开支至GDP的2%;二是加大对外军事干预力度,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军备援助,同时增加海外军事行动,如向罗马尼亚增派战机,派出护卫舰参与北约北翼防御任务等。

德国数十年来秉持和平主义方针,在军事上自我克制,其军队数量由冷战时期最高49.5万人降至近年来最低18.5万人,面对“热战威胁”明显力不从心。从这个角度看,在全球安全形势趋于恶化的大背景下,德国增加海外军事部署符合其应对安全威胁的逻辑。在印太地区的相关军事行动也是未雨绸缪,加强训练,试图提升自身“硬实力”,对冲大国竞争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

同时,俄乌冲突的爆发,使东西方“阵营式”对抗加剧,整个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性都有所上升。德国除了致力于增强自身军事实力外,更多还是要坚定站在西方联盟内,依靠西方“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安全。近年来,盟友也不断呼吁德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安全防卫责任。2021年,德国派往印太的护卫舰参与了美日军演,日前又派出多达13架战机赴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军演,均是展现“西方团结”之举。

此外,德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外贸对其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亚洲市场可以说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确保该地区长期和平稳定、保障贸易通道畅通事关德国切身利益。因此,德国对于该地区国家间的分歧冲突乃至军事摩擦感到担忧,担心贸易通道和供应链因此受阻。从德国视角看,其主动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有防范风险、加强威慑、维护地区秩序的考虑。

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佐恩意味深长地指出,德国“密切关注中国军队建设”,似乎“应对中国挑战”成为德国向印太部署军队的一大动因。客观看,德国的印太政策的确有这方面考量。近年来,中西方竞争加剧,中欧、中德关系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德国对中国的防范,不仅集中在经贸和价值观层面,在军事上也有所体现。同时,德国的印太政策总体上与美国等盟友保持了大方向的一致。不排除其为了与美国沟通协调,甚至由于受美国影响乃至施压,因而展现出一定的对华“攻势”。

当然,德国并非传统上的地缘政治强国,其介入印太事务刚刚起步,出发点主要还是维护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防范日益严峻的全球安全威胁,而非全面参与大国争夺,更不是追随美国一味反华。德国的印太政策更多着眼于经贸,其适度开展的军事行动,主要是配合增强印太政策的整体性和覆盖面,象征意义更强。虽有借机开展军事训练的目的,但军事建设毕竟难以短期见效。德国军力不强的现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恐怕仍难根本改变,德国几十年来“文明力量”和“克制文化”的外交理念内核仍在发挥作用,实际上很难在军事武装的道路上狂飙突进。

目前,以朔尔茨为总理的德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总体仍以务实平衡为主基调,即便面对俄罗斯也未放弃对话。当然,德国国内有一些政客不断鼓吹“中国威胁”,鼓动以对抗方式与中国打交道。对华强硬主要是这一部分声音在背后推动,但其并非德国对华政策的主流。因此,对于德国在印太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方不妨冷眼观之,随机应变。(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


【作者:李超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白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新华社深圳11月4日电 2025年11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白家犯罪集团案。对白所成、白应苍、杨立强、胡小姜、陈广益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对李福寿、李志德2名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郭建政、潘...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孙奕)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维护好、巩固好、发...

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 —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每日新闻网北京报道(徐小芮)2025年11月1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以“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为...

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工人日报讯 (记者张千)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

新华时评|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朱婉君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日落下帷幕,中国接过东道主“接力棒”,开启备受瞩目的APEC“中国...

摸清人口“家底” 这项“百里挑一”的国家行动关系到每个人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一项涉及全国大约1400多万人的国家行动正式启动,那就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什么是1%人口抽样调查?要怎么查?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百里挑一”的调查呢?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据了...

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的决定

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的决定(2025年11月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202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6...

“数字人社”今年已服务156亿人次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社保公共服务、就业公共服务累计开通182项全国性服务,今年已服务156亿人次。  在重庆,参保直通车开到了商圈、乡村和企业,市民们可以通过自助系统办理社保业务。  重庆市民 ...

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

 央视网消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9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分地区看,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海南、重...

孝亲敬老暖金秋 文明实践树新风 万荣县举办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委宣传部)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当天,万荣县委宣传部联合裴庄镇政府在裴庄镇中心敬老院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节日慰问、志愿服务、文艺展演等形式,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营...

2022
09/07
22:20
李超
浏览量: 8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