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2-10-14 11:48:04 | 点击:1042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郑屹扬  |  责任编辑:申罡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集聚人民力量,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就必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一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张,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辉煌篇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探索形成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这些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面向未来,要坚定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相融合,与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相融通。

二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带领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的一条重要经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以切实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证人民得到真正实惠、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书写出人民至上的光辉篇章。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只有真正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强的依靠。革命战争年代,党取得的一切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离不开人民英雄的奋斗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更是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共同奋战,努力创造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千年期盼变成现实,正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证实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经典论断。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宣示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执政理念、不变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呼声,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三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就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的赶考之路上,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民生导向,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社保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遵循“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一定能够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郑屹扬,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编辑:唐玲

【作者:郑屹扬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白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新华社深圳11月4日电 2025年11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白家犯罪集团案。对白所成、白应苍、杨立强、胡小姜、陈广益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对李福寿、李志德2名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郭建政、潘...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孙奕)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维护好、巩固好、发...

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 —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每日新闻网北京报道(徐小芮)2025年11月1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以“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为...

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工人日报讯 (记者张千)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

新华时评|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朱婉君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日落下帷幕,中国接过东道主“接力棒”,开启备受瞩目的APEC“中国...

摸清人口“家底” 这项“百里挑一”的国家行动关系到每个人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一项涉及全国大约1400多万人的国家行动正式启动,那就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什么是1%人口抽样调查?要怎么查?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百里挑一”的调查呢?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据了...

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的决定

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的决定(2025年11月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202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6...

“数字人社”今年已服务156亿人次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社保公共服务、就业公共服务累计开通182项全国性服务,今年已服务156亿人次。  在重庆,参保直通车开到了商圈、乡村和企业,市民们可以通过自助系统办理社保业务。  重庆市民 ...

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

 央视网消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9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分地区看,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海南、重...

孝亲敬老暖金秋 文明实践树新风 万荣县举办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委宣传部)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当天,万荣县委宣传部联合裴庄镇政府在裴庄镇中心敬老院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节日慰问、志愿服务、文艺展演等形式,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营...

2022
10/14
11:48
郑屹扬
浏览量: 10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