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当AI编织多元叙事,思政课如何“守界”

当AI编织多元叙事,思政课如何“守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2 21:05:22 | 点击:443

当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能模拟人类完成作业、撰写学术论文甚至与学生展开价值观辩论,当青年学生在视频平台学习“三分钟哲学”、用AI代笔思想汇报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愈发紧迫:在技术狂飙的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帮助青年学生筑牢精神信仰、坚守好铸魂育人的使命?

在生成式AI构筑的“平行世界”中,青年群体的“思想界面”正面临三重冲击:

知识碎片化:信息洪流中的认知裂解。短视频、AI摘要等“快餐式”信息以超文本形态海量涌入感官界面,知识获取呈现出“即时性、跳跃性、拼接性”特征,碎片化的认知图景不断裂解着青年学生的系统整合和深度思考能力。

价值观模糊化:多元算法中的价值悬浮。AI生成内容良莠不齐,“流量至上”等不良观念干扰青年的价值判断,置身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中,青年学生易陷入相对主义泥潭,导致价值取向在AI编织的多元叙事中模糊不清。

情感虚拟化:数字拟像中的共情嬗变。人机交互的便捷性虽能快速传递情绪,却削弱现实情感应对能力,线上互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温度,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易陷入认知偏狭,沉溺虚拟社交而逃避现实责任。

笔者近日对两个班192名学生进行的思政课问卷调查显示,6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AI辅助完成作业“便捷高效”,但仅有3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其能帮助“形成独立价值观”。

在数智化浪潮方兴未艾的当下,高校思政课面临双重紧迫任务:既要果敢“破界”,主动拥抱AI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数智化转型;更要坚定“守界”,在虚拟空间中筑牢现实信仰的坚固防线。应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翼、育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持续强化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深度、价值向度和情感温度,勇担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守界”之责,始终坚守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

内容为王,善用数智技术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阐释能力。数智技术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理论阐释提供更多维度。在一次“长征精神”专题课上,笔者带领学生走进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脑机接口舱中“亲历”红军强渡大渡河,量子计算机实时生成百万种历史可能性推演;课后,AI根据个体认知特征定制“信仰成长方案”,教师则带着学生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在国产大模型研发一线见证“科技自立自强”。这种“数字赋能+现实扎根”的教育范式,恰是数智时代思政课“破界”与“守界”的最佳注脚。同时,还应注意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学生数字素养。比如,可以适当开展“AI与批判性思维”等内容的课堂实践教学和研讨,培养青年学生的信息甄别和算法反制能力,强化学生的“数智素养”,帮助青年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

技术为翼,打造有精准价值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数智技术的关键在于“精准”,技术赋能须警惕“算法黑箱”。数智技术的精准性,能让思政课教学有的放矢。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偏好和知识薄弱点,教师可针对性推送教学内容。比如,在一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分析学生在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化“教学云平台”上的答题数据,发现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理解不深。于是,利用人工智能筛选出各行业典型的敬业事迹。比如,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精益求精。这些精准推送的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敬业精神的内涵,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助力他们在虚拟世界中也能坚守正确价值观。

技术赋能时须警惕“算法黑箱”。算法在数据处理和信息推荐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其运行机制往往不透明。一旦算法被不良信息干扰,可能会向学生推送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部分学生会沉迷其中,忽略了思政知识的学习,甚至模糊了价值判断。为规避“算法黑箱”风险,高校应建立严格的算法审查机制,确保算法筛选出的思政教学资源符合主流价值导向。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智技术推送的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

育人为本,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情感温度。技术虽为教学带来便利,但过度依赖易使课堂缺乏温度。有些高校思政教师曾大量运用线上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丰富却反响平平。教师需超越技术依赖,聚焦情感共鸣,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价值引领者”的角色重塑。强化情感温度,教师还需注重言传身教。在交流中展现出坚定的价值取向,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技术越是先进,越需要精神信仰的“烛照”。在数智时代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仅要让数智技术成为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助推剂”而非“干扰器”,更要让高校思政课成为青年学生锚定精神信仰的“导航仪”而非“装饰品”,在虚拟世界筑牢青年精神信仰的坚实根基,在虚实交融中给青年学生以前进指引、信仰感召。

(作者崔华滨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裴晓军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贵州省总工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梁伟被“双开”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6日通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总工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梁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梁伟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对抗组...

进博会“接力”广交会 中国对外开放如何“惠全球”?

央视网消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将展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多家,有290家世界...

耗不起、飞不动、谈不拢!美政府“停摆”时间追平纪录

央视网消息:美东时间11月4日0点,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了2018年底至2019年初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的政府“停摆”纪录。  民生耗不起:食品救济金受影响  因资金耗尽,美国联邦食品救济项目“补充营养...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5日揭晓。  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3件、三等奖186件。  记者:白瀛、邢拓  海报制作...

2025年“寻找烟台美育家庭”决赛展演活动在高新区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刘丹)11月2日,2025年“寻找烟台美育家庭”决赛展演活动在高新区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白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新华社深圳11月4日电 2025年11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白家犯罪集团案。对白所成、白应苍、杨立强、胡小姜、陈广益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对李福寿、李志德2名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郭建政、潘...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孙奕)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维护好、巩固好、发...

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 —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每日新闻网北京报道(徐小芮)2025年11月1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以“汇聚老年医学力量,共创老年健康未来”为...

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工人日报讯 (记者张千)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

新华时评|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朱婉君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日落下帷幕,中国接过东道主“接力棒”,开启备受瞩目的APEC“中国...

2025
03/02
21:05
浏览量: 4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