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台胞在大陆这样过端午节—— 浓浓传统味,两岸一家亲

台胞在大陆这样过端午节—— 浓浓传统味,两岸一家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6-10 11:07:53 | 点击:3547

  六月八日,“浓浓端午情,两岸一家亲”活动于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内举行。在合肥生活的台胞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粽子、品民俗,共叙同根情。
  韩苏原摄

  “岛内的端午和大陆的端午没什么不同,都会划龙舟、吃粽子、挂香包,十分热闹。”9岁就随父母来大陆生活、如今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台湾学生林成威,近日在成都第一次体验自己包粽子。连日来,大陆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台胞伴随龙舟鼓点和粽子清香共话端午节、共叙同胞情。

  

  融入当地

  多名台湾青年和林成威一起参加四川省台办组织的在川台湾师生和台湾青年同“粽”话端午活动,包粽子、品美食,畅谈在川创业、工作、生活的感受。

  经过首次尝试,台青林书任很快掌握了包粽子的诀窍。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来到四川凉山,和父亲一起种下了2.5万亩油橄榄。帮村民增收的同时,他还为当地孩子改善教育条件。林书任说:“在大凉山创业,让我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

  四川省台办副主任袁明表示,海峡两岸同胞都非常重视端午节,扎根四川的台湾青年借此契机共叙同胞情,分享成长、事业与荣誉的收获,希望大家都能在四川实现人生理想。

  在浙江嘉兴,80余名台胞台属参加了2024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嘉台两地同胞裹粽友谊赛。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快速动手,打壳、装米、包裹、扎线、割线……

  台胞王旭瑶2005年来到嘉兴工作,如今已有19个年头。她被江南水乡深深吸引,工作之余还会去水上巴士当讲解员。“当讲解员的过程,让我更深入了解嘉兴。”她说,嘉兴的美不只是风景,还有两岸同胞的团聚。从2008年第一届裹粽赛至今,她一次不落地参加了历届比赛。

  奋楫争先

  伴着紧凑的鼓声和响亮的号子,选手们奋楫争先,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驶向终点……主题为“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的2024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总决赛,日前在福建厦门集美龙舟池举行。大陆25支、台湾17支队伍参与角逐,来自台湾的参赛者近500人。

  “距离冠军一秒之差,有些遗憾。”获得本届龙舟赛男子组亚军的台湾花莲体育高中男子龙舟队划手陈子信说,该队已十几次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他也随队多次参赛,“近年来一直在三甲,愿来年能争得冠军。”

  初次参赛的台湾花莲女子龙舟队队员陈帟匀说,厦门的环境跟台湾很像,“人们也很好相处,就像家人一样,很亲切。”

  在其他城市,规模较小的龙舟赛同样有台胞的身影。50余名来自台盟中央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营的青年近日相聚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在强劲有力的号子声中挥舞手中木桨,体验赛龙舟的乐趣。

  “之前只是看过龙舟比赛,这是第一次亲身上阵划龙舟。” 即将在大陆度过第四个端午节的湖南大学台生郑雅羚担任比赛鼓手。她说,两岸端午节传统习俗十分相近,比如赛龙舟、插艾草、佩戴五彩绳等。此外,台湾民众还会在端午节正午立鸡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品味文化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总是洋溢着文化气息。首届苏台邻里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端午”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日前在江苏宿迁举行,100余名台胞跨越海峡参与活动。钓粽子、端午投壶、悠悠艾草香、彩丝缠香囊,活动充分融合端午、美酒和汉服文化,两岸同胞在品尝两岸特色农产品、品鉴两岸美酒、体验两岸端午民俗中,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

  参加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两岸一家亲”端午情两岸交流活动后,深圳台商协会西片区青年主委邱书毅说,活动让他很有收获:“现场欣赏了老中青三代同台展示洪佛拳武术拳法的精髓,感觉非常惊艳。我们在台湾过端午也会放艾草、吃粽子、划龙舟,但今天还看到围观的居民穿汉服,以及那么多传统节目!”

  在北京市台联6月7日举办的“汇端午节乡情,品副中心文化”活动中,百余名台胞参观了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在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艺术中心欣赏文物、品味书香、聆听音乐。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向台胞送上节日的祝福。他表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次请台胞走入副中心参观三大建筑,亲身感受北京的魅力和城市副中心的潜力。端午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饱含对爱国者屈原的怀念与崇敬,希望台胞秉承爱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外长:俄美双边对话仍在继续 进展速度不及预期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资料图)  当地时间1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美双边对话仍在继续,但进展速度不及预期。  拉夫罗夫指出,厘清遗留问题仍需花费大量时间。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俄方感受到重启对话的意愿。...

万荣法院“青年法官讲堂”开讲啦!首期聚焦实务难题,共话能力提升

每日新闻网讯(山西省万荣县人民法院)为鼓励青年干警走上讲台,分享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心得、解析法律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共同促进司法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升,营造比学赶超、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11月7日,万荣法院“青年法官讲堂”正式...

通讯|青春搭桥 情谊续航——“Z世代”为中国-中亚合作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阿拉木图11月6日电 通讯|青春搭桥 情谊续航——“Z世代”为中国-中亚合作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郑钰 江宥林 李奥  “十四五” 期间,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共建 “一带一路” 框架下,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互联互通稳步...

习近平致电祝贺比亚当选连任喀麦隆总统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致电祝贺比亚当选连任喀麦隆总统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农业生产一次革命性的创新,甲壳素低糖水稻增产3%

 每日新闻网讯:11月4日,在黒龙江省对俄农业商贸产教联合体会议上获悉,由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黑龙江省林田春意农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甲壳素水稻,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认定GI指标达到51;β—葡聚糖含量达到10.8%,...

贵州省总工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梁伟被“双开”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6日通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总工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梁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梁伟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对抗组...

进博会“接力”广交会 中国对外开放如何“惠全球”?

央视网消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将展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多家,有290家世界...

耗不起、飞不动、谈不拢!美政府“停摆”时间追平纪录

央视网消息:美东时间11月4日0点,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了2018年底至2019年初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的政府“停摆”纪录。  民生耗不起:食品救济金受影响  因资金耗尽,美国联邦食品救济项目“补充营养...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5日揭晓。  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3件、三等奖186件。  记者:白瀛、邢拓  海报制作...

2025年“寻找烟台美育家庭”决赛展演活动在高新区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刘丹)11月2日,2025年“寻找烟台美育家庭”决赛展演活动在高新区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2024
06/10
11:07
浏览量: 35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