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体育经济活力迸发 小众项目成新流量密码

体育经济活力迸发 小众项目成新流量密码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8-16 16:56:16 | 点击:5106

“最近几年,攀岩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关注。”北京市丰台区攀岩馆教练陆文强近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我们馆的客流量比平时大概增加30%,很多客户是在看完攀岩比赛后过来尝试的。”

记者放眼馆内,只见岩壁上“长满”了爬墙的人。业内人士表示,在奥运效应和暑期效应带动下,攀岩、冲浪、滑板等小众运动项目掀起热潮,拉动体育消费增长,为体育经济活力持续迸发注入新动能。

相关市场需求增加

有“岩壁芭蕾”之称的攀岩,跟冲浪、滑板一样,是一项小众运动。直到2020年,攀岩才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8月初以来,咨询攀岩培训班和暑期攀岩夏令营项目的客户明显增多。”北京CAMP4攀岩馆段教练介绍,“巴黎奥运会结束后,攀岩运动的人气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周末,攀岩体验课程非常受欢迎,最近一段时间,每逢周末就爆满,一些线路需要排队。”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我国参与攀岩运动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据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统计,2023年我国攀岩人口数量已近50万人。

与此同时,岩馆数量大幅增长。中国登山协会网站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岩馆数量达636家,比2022年增长31%,数量首次超过美国。从主要分布城市看,上海、北京的岩馆数量保持“断崖式”领先。

攀岩运动的火爆也带动了相关职业的市场需求。“现在攀岩用户越来越多,高水平攀岩训练需要多样化的攀岩线路,岩馆也更加注重线路设计的难度和趣味性。”段教练说,“攀岩线路一般由专业的定线员设计。目前,北京的岩馆基本每两周换一次线路,优秀的定线员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拉动体育消费

除攀岩外,冲浪、滑板、射箭等小众项目的热度明显提升,带动相关消费增长。

唯品会数据显示,7月下旬以来,登山和攀岩装备销量同比增长97%,冲浪和潜水装备销量同比增长74%。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攀岩防滑粉、攀岩头盔、攀岩鞋的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51%、42%、40%;冲浪泳装、冲浪脚绳、冲浪板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473%、175%、40%。在滑板产品消费中,“90后”和“00后”成为主力军。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奥运带动的这些消费现象说明,体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重要性正在加速显现,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潘见独认为,让目前的小众化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人群,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新兴运动,对于促进新型消费很有意义。

前景广阔

专家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黏性强、消费周期长、消费金额不断上扬的消费品类。相关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体育消费总规模为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2.8万亿元。

小众、高端时尚体育项目的兴起发展,将吸引更多年轻人,为体育消费注入新动能。潘见独说,攀岩、冲浪、滑板等运动,具有消费引领的共同特征,而且时尚性、趣味性更为突出,更能满足年轻家庭亲子互动需求,在城市人群体育新型消费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国际奥委会曾表示,霹雳舞、滑板、攀岩、小轮车、冲浪等项目的增设符合《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精神,有助于实现性别平衡、更具都市气息,反映了体育文化的包容性和前瞻性,旨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奥运会。

相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助推小众项目运动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发展部主任丁祥华日前表示,将继续完善攀岩运动技能等级认证和推行全国岩馆星级评定,逐步完善主管单位对全国岩馆的服务、引导和规范,健全攀岩运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也希望有更多的品牌和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共同推动攀岩运动发展。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美国马里兰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应对政府“停摆”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协助保障居民生活与健康。  摩尔同时签署行政令,向州内食品安全合作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 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2024
08/16
16:56
浏览量: 51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