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在中国东北之巅守护绿色:长白山生态卫士的科研手记

在中国东北之巅守护绿色:长白山生态卫士的科研手记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9-01 15:35:15 | 点击:4448

5月9日,贾翔(左)和工作人员赵路福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测量记录树木生长数据。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新华社长春8月30日电(记者金津秀、许畅、胡戈)在中国东北边陲,长白山绵延起伏,翠绿的森林与清澈的河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东北亚大陆的最高山系,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物种基因库”。

因其复杂的气候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群落,长白山成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196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是中国建区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域内目前已知有野生植物2639种、野生动物1586种。

贾翔是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他和另外7名同事所在的植物研究所主要负责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监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繁技术研究工作。

5月9日,贾翔在长白山科学研究院育苗基地检查朝鲜崖柏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神秘又充满生机的长白山孕育了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令我心驰神往。”贾翔说。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毕业后,这名山西青年便把事业规划定位到千里之外的东北。

清晨,穿越湿地,攀爬陡坡,贾翔和同事在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开始一天的忙碌。“我们记录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的分布和变化。”翻开记录本,上面是他多年来坚持每日监测的一串串数据。

在他看来,长白山不仅是一片森林,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形式。植物资源的监测并不是简单的统计工作,每一片叶子、每一簇花朵,都需要精确测量与记录。“这些数据将汇集成巨大的数据库,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测量生长环可以精确到1毫米的游标卡尺,每半小时就可以回传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数据的环境监测仪……驻山8年来,贾翔和同事们手中的工具不断迭代升级。科技手段在更新,但贾翔常告诫年幼的儿子:“面对生态,总要充满敬畏之心。”

54岁的赵路福是贾翔开展野外勘测的搭档。早年间,他曾是长白山林区的一名伐木工人。

5月9日,贾翔(右)和工作人员赵路福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研究。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15年4月,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长白山从以采伐木材资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绿色林业转型。

随着当地“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观念不断深入,“失业”的赵路福转型成了研究院的外业科考人员。“这些林木如今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我的下半生。”他说。

从山林返回育苗基地,贾翔还有重要工作:仔细检查每一株朝鲜崖柏的育苗情况。朝鲜崖柏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树种。近年来,当地成功恢复7公顷朝鲜崖柏,育出6.8万株扦插苗,建立55公顷的保护小区。

“7年前,研究团队为寻找这种植物走遍了长白山,仅发现6600多株。通过多年的植物普查研究及种群保护等手段,如今已有万余株。”贾翔说。

去年,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获批吉林省科技厅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今年6月,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成立。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贾翔和同事们多年来的保护研究成果被更多人知晓。

尽管如此,贾翔的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生态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他说,但相信通过科学的研究和保护措施,长白山的生态系统一定能得到持续保护和发展。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阿卜耶伊政治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1月5日在安理会审议阿卜耶伊局势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该地区政治进程。  孙磊说,当前,苏丹冲突持续恶化并外溢,南苏丹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卜耶伊政治进程与和平发展事业面临...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6万人居住在安置中心。全国范围内共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
09/01
15:35
浏览量: 44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