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科技援藏绘就雪域高原生态新画卷

科技援藏绘就雪域高原生态新画卷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9-28 10:12:42 | 点击:550

金秋九月,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西藏采访调研。在雪域高原腹地,记者亲眼见证了“科技援藏”在这片土地上结出的丰收之果。

创新驱动,高原绽放发展新活力

“以前我们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我们也能种出这么好的蔬菜,还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在阿里地区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该园工作人员加布的笑容里满是对科技援藏的感激。

陕西省第十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表示:“噶尔县科技援藏项目的顺利实施,改变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如今的噶尔县有风景更有‘丰’景。‘瓜果飘香’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近年来,科技部及各级科技部门围绕噶尔县高原畜牧和设施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800多万元。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激发了高原地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创新成为推动高原发展的最强音。

在山南市加查县,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益生菌项目投产,更是成为了当地的科技奇迹。该项目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还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就业。长江大学科技援藏团队则为加查千年核桃林披上了科技外衣,通过“智慧核桃”大数据控制运行系统,推动核桃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古老核桃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那曲市,这片曾经“不长树木只长草”的荒原上,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改变着这里的面貌。2016年,在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亿利集团生态修复企业携手科研团队,发起了“那曲高寒高海拔科技植树攻关项目”。面对极端气候和恶劣环境的挑战,团队成员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科技力量破解了植树难题,成功在那曲种下了希望之绿。

科技赋能,助力高原高质量发展

畜牧业是雪域高原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而草业发展则是帮助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近期,西藏迎来人工种植饲草大丰收,这得益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余成群研究员和他的团队。

“我们制定了燕麦等3种牧草的标准化繁育技术规范,以及燕麦等4种牧草种子的收获、清选与贮藏技术规范;研发了适合西藏特殊自然气候的饲草加工的各类技术;研究制定了25项适合西藏农区的优质牧草产业化技术规范。”余成群介绍,36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扎根雪域高原,致力于推动高原草业科学与农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累计推广种草面积达10余万亩,人工牧草地单位面积平均产草量提高了30%,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800余万元。

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上,科技之光正在普照每一个角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大气碳反演系统“贡嘎模型”,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地球系统观测与预警平台,为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装上了“智慧大脑”;拉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的落地,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更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实现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引领、队伍引领、平台引领和话语引领,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第一方阵的排头兵。”

科技援藏,宛如高原上那一棵棵坚韧的格桑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绽放出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硕果。这些科技成果的落地成为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高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责编:罗知之、陈键)


【作者:杨宇航 王 菲】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阿卜耶伊政治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1月5日在安理会审议阿卜耶伊局势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该地区政治进程。  孙磊说,当前,苏丹冲突持续恶化并外溢,南苏丹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卜耶伊政治进程与和平发展事业面临...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6万人居住在安置中心。全国范围内共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
09/28
10:12
杨宇航 王 菲
浏览量: 55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