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清苇长 鹤舞飞扬_公益频道_中国青年网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清苇长 鹤舞飞扬_公益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10-23 18:35:39 | 点击:475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日光洒落,苇花像精心镂刻过的银器熠熠生辉;耳边,是湿地中万物生长的奏鸣曲,微风轻抚,芦苇舞动的声响伴着虫鸣鹤唳共谱出一段悠扬婉转的乐章。

这,是秋日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

“坐稳!咱们出发了!今天的巡护路可不好走。”保护区巡护员王朝启动引擎,车子一头扎进芦苇荡。

“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南北纵贯齐齐哈尔、大庆,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栖息了260多种鸟类,也是丹顶鹤的‘家乡’。”说起这里的情况,在保护区工作了十几年的王朝如数家珍,“你看,那两只就是丹顶鹤,全世界野外种群数量不到4000只,在咱扎龙安家的就有近300只。不光是鸟类,这些年湿地环境越来越好,原本很少见的动物都现身了。”

扎龙湿地的芦苇荡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60%,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80%。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水是芦苇生长、鱼虾繁殖最基础的“养料”,而成片的芦苇荡、丰富的鱼虾则为丹顶鹤等大型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和食物。

“曾经,受气候和火灾的影响,湿地萎缩得厉害,有的地方车都能开进去。”把车停在扎龙湿地边缘,王朝举起望远镜望向苇荡深处,“后来,我们建立了常态补水机制,每年引水1亿多立方米给湿地‘解渴’,原来开车能进的地方,现在又重新长起了芦苇。人虽然进不去了,但是丹顶鹤能住的地方变宽敞了。”

巡护车重新发动,行驶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车里说话的声音都随着路面的起伏忽高忽低。王朝打趣道:“在车里也能体验失重的感觉。”这条土路原是通往扎龙湿地中心几个自然屯的必经之路,村民整体迁出后便逐渐被植被覆盖。

“先有居民点,后有保护区”是扎龙湿地核心区居民搬迁面临的一大问题。除了故土难离的因素,收割芦苇还是保护区附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既不能“端走”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饭碗,又要防止人类活动破坏湿地生态。

一开始,有的村民担心以后的生活没着落不愿意搬,随着新建安置房、学校、卫生院的落成,鼓励芦苇适量有序收割的生态补偿到手,大家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芦苇的合理利用立马见了成效,2018年,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到13巢丹顶鹤,而前一年只有3巢。

“现在扎龙旅游区、保护区有很多职工都是湿地附近的居民,不光吃上了‘生态饭’,有的还成了保护丹顶鹤的‘专家’。”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训飞组组长徐惠就是王朝口中的“专家”之一。

见到徐惠时,他正在芦苇荡边踮脚观察着远处的4只丹顶鹤。“这两只成年鹤一只是野生的,另一只是咱保护区野化的,今年它们不光成功交配,还在野外把两只小鹤拉扯大了。”尽管压低了声音,但徐惠仍难掩兴奋,“丹顶鹤一年只产两枚蛋,都能在野外孵化、长大,这可不容易了!”

徐惠家住湿地边的扎龙村,从事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训飞工作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丹顶鹤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有别的鸟侵犯了自己的领地,它们就会警告驱逐。所以,湿地的大小变化、环境好坏,它们清楚得很。”徐惠说。

话音未落,两只丹顶鹤鸣叫着腾空而起,徐惠赶忙举起手机拍下它们迎着太阳飞去的身影。“我就喜欢看它们飞,它们飞得越高越远越好。只要把湿地保护好,还会有更多的丹顶鹤来扎龙安家。”

在扎龙,似乎每个人都对保护湿地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感情。冬去春来,成群的丹顶鹤又飞进成片的芦苇荡时,大家都会欣慰着长出一口气:“这一年,没白干!”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2日 08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阿卜耶伊政治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1月5日在安理会审议阿卜耶伊局势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该地区政治进程。  孙磊说,当前,苏丹冲突持续恶化并外溢,南苏丹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卜耶伊政治进程与和平发展事业面临...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6万人居住在安置中心。全国范围内共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
10/23
18:35
浏览量: 4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