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显真招

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显真招

来源:中青报 | 时间:2024-10-29 19:19:44 | 点击:421

“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全国决赛开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全国近7万名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要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新”。

在江苏南通的大比武决赛现场,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代表队、384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同场切磋。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大比武更加突出数智化、实战化,突出青年、基层导向。这场比拼既是竞技的舞台,也为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打下基础。

“日常监测干什么,大比武就考什么”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兼任本届大比武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他表示,本届大比武有鲜明的技术实践导向,坚持实战化,“日常监测干什么,大比武就考什么”。

与前两届大比武相比,本届大比武在保留实验分析项目的基础上,综合比武增设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3个项目,涵盖地表水、环境空气、废气、土壤等各要素;专项比武增设辐射应急监测项目。

以应急监测为例,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选手需操作无人机到指定点位采样,点位和选手所在位置间有树木等遮挡物,无人机要拍摄规定点位的完整清晰图片,并带回不少于1升的水样。该项目限时10分钟,有选手仅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完成该项目。

为何这样设计?本届大比武应急监测组裁判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应急室主任康晓风介绍,应急监测遇到的突发现场情况较为复杂,比如化工厂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人员无法进入现场,又需要了解现场情况,就要精准地实现定点监测。比赛通过无人机进行这类现场的模拟实练。

据了解,应急监测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要做到4个“第一”: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出具数据,第一时间报送报告,支持环境应急决策和处置。本次大比武中,选手通过无人机完成现场调查后,还要进行现场定性和定量分析,编制应急预案。

更加突出“现代化”“数智化”

在蒋火华看来,监测是环境治理的眼睛、耳朵,甚至是大脑,帮助作出精准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高环境管理的质效。

在比武手段上,本届大比武更加突出“现代化”和“数智化”,注重体现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通过新技术为监测赋能,让监测的耳朵越来越灵敏,眼睛越来越亮,监测的大脑越来越智慧。”蒋火华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作人员介绍,当前,PM2.5浓度实时向公众发布,准确监控每小时微克级的PM2.5浓度变化,对监测人员的运维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大比武创新性地运用VR技术,1∶1还原站房和所有设备。选手们在3D场景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污染源设施也通过VR搬到考试中。采样平台、监测站房、仪器设备、监测结果、视频监控以及原始记录都进行了仿真模拟,选手通过查视频、看日志、查设备参数,来完成污染源监测检查,分析其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线索,提升对企业自动监测的监督检查能力。

该工作人员表示,VR系统不仅仅是为大比武设计的。未来,VR系统会面向全国,特别是技术相对薄弱的基层开展实训,不断提高基层自动监测水平。

一年多以来,生态环境部推进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和监测网络的一体化设计,保障监测体系能够真实、准确、客观地回答环境质量怎么样,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支撑。

蒋火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天空地海领域的监测基础能力已得到加强,但离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还有差距,还要继续努力,尤其是要用新技术为监测来赋能。数智化是现代化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下一步,将在国家的水、空气等监测网络上,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

更加突出“青年”“基层”导向

“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态环境监测队伍朝气蓬勃,生态环境监测事业薪火相传。”黄润秋表示。

本届大比武更加注重培养青年人才,要求各代表队均须有35周岁以下青年。据了解,本届大比武35岁以下青年选手有174人,占比45.3%。全部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为35.8岁,年龄最小的仅23岁。

此外,还更加注重基层导向,要求污染源监测组选手须包含县级监测机构人员,推动各省份逐步补齐县级监测机构执法监测能力短板。

“关键在基层。”蒋火华介绍,根据整个监测体系的设计,区县一级负责污染源监测。污染源面大量广,不同企业的污染物不一样,一线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污染源监测能力。这也是本届大比武设置污染源监测项目并且要求必须要有基层的人员来参加比赛的初衷。

黄润秋说,希望参赛选手把大比武作为练技术、强本领、争先进的重要平台,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示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全面展现生态环境监测队伍爱岗敬业和履职尽责的良好风貌,进一步激发全体监测技术人员争当行家里手和业务标兵的工作热情,共同汇聚起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本报江苏南通10月2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责任编辑:白珂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阿卜耶伊政治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1月5日在安理会审议阿卜耶伊局势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该地区政治进程。  孙磊说,当前,苏丹冲突持续恶化并外溢,南苏丹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卜耶伊政治进程与和平发展事业面临...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6万人居住在安置中心。全国范围内共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
10/29
19:19
浏览量: 4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