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群鹭归来 逐江“起舞”

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群鹭归来 逐江“起舞”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6 10:57:39 | 点击:605

苍鹭 杨敏摄/光明图片

初冬时节的阿蓬江 杨敏摄/光明图片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

“咕咕咕……”初冬时节,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大坪村村民张远谷每天早晨打开大门,都能看到几十只白鹭在江中小岛的树林间飞翔、嬉戏,间或飞到江边的柑橘林里。

张远谷在阿蓬江边一个名叫犁弯的地方长大。“早晨到河边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是一种享受。”在阿蓬江两岸,乌桕、银杏、枫树组成的彩叶带,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老张,今年的白鹭是不是比往年多一些?”黔江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元合带着几位同事,来到犁弯。

“是多了一些白鹭,还多了其他的鸟儿呢。”张远谷笑着说。

自从阿蓬江流域被纳入国家湿地公园,犁弯有了白鹭后,李元合就时常来查勘白鹭的生长活动,并对公园内的野生鸟类情况进行监测。时间一长,李元合和张远谷成了老熟人。

“我们实地查勘是重点了解野生鸟类的季节性迁飞,种群种类的数量,栖息地环境的保护情况,并向群众宣传野生动物的保护政策。”李元合说。

“过去由于人们对阿蓬江生态环境的破坏,白鹭在阿蓬江上消失了多年。”李元合说,阿蓬江全长249公里,是乌江第一大支流。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对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通过对阿蓬江湿地生态的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推进乌江生态廊道、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阿蓬江上又飞来了白鹭、苍鹭、赤麻鸭等鸟类。

60多岁的张远谷在阿蓬江上撒网、打鱼40多年,挣钱养家。黔江区在阿蓬江实施禁渔后,张远谷响应政府号召,收了船、烧了网,改行在阿蓬江沿岸栽植柑橘。

野生动物种类不断丰富,阿蓬江成了“秀美武陵·乌江画廊”的生态范例。现在的犁弯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创作地。

“一个、两个、三个……”李元合一行循江而上约两公里,到达黔江区阿蓬江镇曹家河时,大坪村村民周兴春正在数乌杨树上的白鹭窝巢。“两棵乌杨树上的白鹭窝有10多个,白鹭也多了不少。”周兴春对李元合说。

周兴春所在的院落左右各生长着一棵300多年的乌杨树,两棵乌杨树上都有白鹭的窝巢。每年春暖花开,白鹭就飞到乌杨树来筑巢、繁衍。

曹家河的村民有种油菜的习俗,每年油菜花开时,曹家河成为油菜花的海洋,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赏花、游玩。那段时间,曹家河的村民都会告诫游客不要惊吓白鹭,更不能打白鹭。

“好美哟。”在江面上,游客们坐在村民开的渡船上,看到几只白鹭伴船飞行,便拿出手机连连拍摄。

据了解,目前,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64科240种,有白鹭、苍鹭、红腹锦鸡、林雕鸮等鸟类15科33种,鱼类15科79种,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

“快看,那是红头山雀!”走进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官村坝湿地生态鸟岛,李元合发现了几只红头山雀,连忙用相机拍摄下来。

官村坝湿地生态鸟岛是黔江区打造的首个生态鸟岛。生态鸟岛原是一片光秃秃的浅滩。2021年,黔江区实施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官村坝湿地保护恢复与营造工程,新栽种风景林,建设原生巴茅迷宫、环湖生态廊道等相关配套设施。

初冬时节,生态鸟岛上各类人工种植的草木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白鹭、苍鹭等鸟类,或成群嬉戏枝头,或结伴划过江面,或独自悠然。鸟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里俨然成了鸟类的天堂。

“在鸟岛上,我们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合理布置水生植物。比如落羽杉、芦竹等10余个品种,有效修复和美化了湿地植被,同时又为鸟类提供原生态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黔江区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孙文超说。

“近年来,黔江区依托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将小微湿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相结合,探索‘湿地+’模式,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小微湿地,打造出阿蓬江沿线‘一江两岸’美丽乡村旅游带。”孙文超说,生态鸟岛是黔江区小微湿地建设的一个剪影,随着阿蓬江湿地生态的修复,阿蓬江流域的生物会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本报通讯员 杨敏)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阿卜耶伊政治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11月5日在安理会审议阿卜耶伊局势时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稳妥推进该地区政治进程。  孙磊说,当前,苏丹冲突持续恶化并外溢,南苏丹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卜耶伊政治进程与和平发展事业面临...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114人死亡 127人失踪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56万人居住在安置中心。全国范围内共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
12/16
10:57
浏览量: 6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