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只为清水汩汩流——探访国内首座污水资源概念厂

只为清水汩汩流——探访国内首座污水资源概念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4-22 08:02:03 | 点击:1562

从江苏宜兴环科园驱车半个小时后,记者在芳草萋萋的绿地上看到一抹明亮的白色,一个形似“三叶草”的建筑映入眼帘。它仿佛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客人。

在这里,看不到一滴污水,闻不到一丝臭气,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完全颠覆人们对污水处理厂的刻板印象。4月19日,记者走进这座全国首座污水资源概念厂,切身感受它的“减污”“降碳”“变废为宝”的能力。

为河流补给生态水

“清污去浊”是每个污水处理厂的基本功能,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以下简称概念厂)有何特别之处?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刘想华一言以蔽之:用较短流程极限去除水污染物。在概念厂,“三叶草”的第一个叶片——水质净化中心,一杯咖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是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冲泡的”,工作人员的这句话让记者瞠目结舌。

市政污水来到概念厂,一部分会通过砂滤、炭滤、纳滤、反渗透等流程,摇身一变成为可以直接饮用的“永续水”。“我们的出水检测满足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饮用。”工作人员表示,“好水不问出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标语。

水质净化中心的身后,是名字非常动听的云爱河,另一部分市政污水由概念厂处理后,成为生态用水,源源不断流入河中。因为洁净度更高,与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象。刘想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高效极限脱氮等先进技术加持下,污水处理效果可以实现每升水的总氮含量小于3毫克、正磷酸盐含量小于0.1毫克、新污染物去除率达到80%。

将污泥变废为宝

在概念厂,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是“三叶草”的第二个叶片。

“将污水处理得特别干净甚至可以饮用的工厂并不少见;能够进行试验甚至有大型研发装置的工厂也有不少,最稀缺的是将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工厂。”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翼飞说。

当城市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抵达概念厂后,净化滞留下的污泥将被资源化利用。污泥连同秸秆、餐厨垃圾、恶臭蓝藻、畜禽粪便等一并收集到反应器中进行发酵消化,产生的甲烷等有价物质被高效回收。

甲烷用来发电,电力供给到生产厂区使用,热量则返回给反应器,用来保障发酵过程的温度需求。张翼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前,概念厂的能源自给率达到约60%,这些能源均来自污泥等有机固废的回收利用。

不光如此,发酵后剩下的沼渣经过堆肥、翻抛、调整等工序,经检验合格后将成为有机土壤,服务城市绿化。

打造去污技术的“三期临床”

在新概念厂,“三叶草”的第三个叶片是生产研发中心。刘想华告诉记者,要让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既有研究,又有示范,还有展示。“它就像污水处理技术的‘三期临床’,直观地看到技术在污水处理场景上的使用。”

在生产研发中心的外侧,一个印有“中国三峡”字样的集装箱分外显眼。登上扶梯开箱一看,一端的管道口污水流出,通过集成在箱体中的装置,快速、稳定地完成厌氧、缺氧、好氧全过程,再经过沉淀、消毒,污水完成清水的蜕变。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试的装备,它的核心在于,使用了高传质效率的无泡曝气膜材料。”项目负责人、三峡集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柳蒙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膜材料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曝气方式和生物填料的运行方式,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加持下,可有效应对水量水质波动大的难题。与此同时,由于装备具有工艺简单、运行能耗低、节省占地面积等优势,在分散式污水处理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生产研发中心,像这样形似集装箱的装备还有很多,它们正在经历小规模测试,待工艺成熟后,将借助“藏在”生产研发中心的百吨级、千吨级试验线,不断向大规模升级换代、应用推广。(科技日报宜兴4月20日电)

【责任编辑:】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美国马里兰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应对政府“停摆”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协助保障居民生活与健康。  摩尔同时签署行政令,向州内食品安全合作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 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守望绿洲

10月2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胡杨林保护中心达朗塘木中心管护所所长依布拉依木·阿合尼亚孜站在胡杨林中,他看护这片胡杨林已经有17个年头了。  如今,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纪念馆的瞭望塔上望去,天山最高峰...

从三个“没有变”看中国经济稳、进、韧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指标表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编辑:王玉西...

科技“硬实力”诠释国际担当 中国在多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中贡献度居前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的报告在论坛上发布。对2015年以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十...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宋赛萍:课堂主阵地 成长大舞台

宋赛萍,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坚守教育教学一线35年,“做一名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老师”是宋赛萍始终秉持的信念。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

2023
04/22
08:02
浏览量: 156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