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在东营,沿着黄河遇见海

在东营,沿着黄河遇见海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03 08:07:42 | 点击:1659

  黄河入海口处,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蓝交汇”场景,让许多人为之向往。
  赵英丽摄

  黄河穿过东营城。
  赵文昌摄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游客正在参观。
  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九曲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绵延5000多公里,浇灌着广袤的中华大地,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处处都能遇见黄河美。

  鸟儿从这里起飞

  黄河之美,在于其与周围生命和谐自然的律动。

  阳春四月,东营的这片天空格外热闹——

  记者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一只只鸟儿成双成对、成群结队,在天空中起舞。

  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卷羽鹈鹕……黄河长途奔流至东营,在此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湿地,成为众多鸟儿的乐园。这里横跨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路线,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也因此有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鸟类的国际机场。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现有鸟类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数量达数百万只。

  行走保护区,记者发现,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架设有水泥杆,顶部装有碗状的容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笑称,这是保护区为东方白鹳搭建的“公租房”,而且是不需要交“房租”的。

  作为一种大型鸟类,东方白鹳对筑巢的要求很高,它们喜欢在高大的乔木上建巢。针对东方白鹳的这一独特喜好,自2010年开始,保护区专门建立了东方白鹳人工巢,吸引东方白鹳来保护区繁衍。

  这个季节,正是保护区里东方白鹳孵化的高峰期,鸟宝宝们迫不及待地破壳而出,迎接黄河三角洲的春天。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通过实时画面看到,在一处人工鸟巢里,东方白鹳成鸟正在照顾刚出生的鸟宝宝们,还不时衔草整理巢穴,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温馨舒适的家园,破壳而出的鸟宝宝一脸萌态,对新世界充满了好奇。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保护区新建了18处人工鸟巢,目前数量达到了133处,为扩大东方白鹳种群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这些人工鸟巢还配备了摄像机和卫星定位装置,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幼鸟,也为研究东方白鹳提供了帮助。据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监测中心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开展鸟类智能监测攻关,研发了鸟类智能识别监测平台,依靠技术加持,能够24小时定向巡航拍摄鸟类,还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存储,进行后台分析,对鸟类进行识别、标识及记录。

  黄河在这里入海,鸟儿从这里起飞。春光明媚,保护区的色彩日渐丰富起来。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

  齐心聚力共护黄河

  黄河流域之大、之重要,决定了黄河保护利用需要多方聚力同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沿黄各省份依托黄河提供的资源,布局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因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4月1日起,黄河保护法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坚持以水为核心,以河为纽带,以流域为基础,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黄河不仅给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培育的文化内核更是成为中国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黄河之美,不能不提其蕴含的厚重文化。千百年来,人们逐水而居,与水为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黄河被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视为母亲河,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黄河早已超越了地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呼唤着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看来,中华文明的创生离不开黄河的滋养,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培育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古老悠久的黄河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目标承载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初心使命,回应了流域人民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现实期盼,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黄河治理保护中的集中体现。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对于我们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久前,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举办,来自沿黄九省区的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在论坛上将取自各自省份的黄河水共同倒入注水台,九注水汇到一起的那一刻,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黄河文化的最好表达。”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表示,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到治河为民、人水和谐,一系列黄河治理保护新理念应时而生并用于黄河治理。如今,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河宁民安、人水共生的传奇不断续写。

  探寻黄河文化出海口

  在东营举办的黄河文化论坛上,与会各方共谋讲好黄河故事,开辟更多黄河文化走出去的出海口,让黄河之美传得更远、更广。

  “缺乏对黄河文化的全面准确认知,就无法读懂中国。”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认为,以黄河文化为重要切入点,回应世界对于“中国之治”“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关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机遇。

  如何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找准突破口很关键。黄河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向世界讲好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侯全亮看来,随着黄河不断流的实现,黄河入海口的生态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令人心驰神往。外文出版社德文专家李博瀚认为,黄河文化在海外传播及生态旅游推广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黄河文化作为国际传播的主题与载体的价值不断增强。要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让各国人士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感受黄河之美,提高母亲河在世界的美誉度。”

  要想提升对外传播的效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建议,建设黄河文化公园要科学把握文化、生态、生产、生活等关系,充分尊重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全面彰显文化,更要以文化融入当地生态,促进历史文化与绿水青山的交相辉映;要以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增进城乡宜居,提高生活品质,实现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让黄河文化可享可用。

  寻找最大公约数,才能让黄河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晓。临沂大学教授魏本权认为,做好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要进一步提炼黄河红色文化的符号、故事,寻找中国与世界的共鸣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班牙资深国际记者哈维尔·加西亚说,不同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共通性,要想让黄河文化传播出去,就要让不同文化的人对黄河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愿意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技术进步也对黄河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把握住新技术的机遇至关重要。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黄河文化具有极大的张力和丰富性,因此在国际传播方面也要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其可以在跨时空、跨国界、跨文化的数字空间里产生影响。

(责编:胡永秋、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美国马里兰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应对政府“停摆”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协助保障居民生活与健康。  摩尔同时签署行政令,向州内食品安全合作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 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守望绿洲

10月2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胡杨林保护中心达朗塘木中心管护所所长依布拉依木·阿合尼亚孜站在胡杨林中,他看护这片胡杨林已经有17个年头了。  如今,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纪念馆的瞭望塔上望去,天山最高峰...

从三个“没有变”看中国经济稳、进、韧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指标表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编辑:王玉西...

科技“硬实力”诠释国际担当 中国在多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中贡献度居前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的报告在论坛上发布。对2015年以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十...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宋赛萍:课堂主阵地 成长大舞台

宋赛萍,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坚守教育教学一线35年,“做一名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老师”是宋赛萍始终秉持的信念。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

2023
05/03
08:07
浏览量: 165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