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情绪激动可致“呼吸性碱中毒” 一旦发生这样急救

情绪激动可致“呼吸性碱中毒” 一旦发生这样急救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09-14 17:04:47 | 点击:1017

近日,湖南长沙一位11岁的五年级男孩在写作业时,突发不适紧急送医,其双手突然痉挛僵硬,五指不受控制地呈现出怪异的“鸡爪状”,伴随头晕胸闷、窒息感,医生赶紧对其检查。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彭慧云:血液里面的二氧化碳分压只有十九点多,已经到了一个危急值,血液pH值大于7.6,是碱中毒。

  医生介绍,问诊中了解到孩子出现症状前,从当天早上8时至晚上10时一直在写作业,家长觉得慢,还在不停催促,导致孩子情绪激动后发病。

  据统计,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仅8月一个月,就接诊各类原因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孩子共计30余人。

  除了青少年,成年人也会遇到这类急性病。

  近日,一位乘客在地铁站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身体麻木的症状,随后晕倒在地,随行朋友立即拨打120急救,同时向地铁工作人员求助,医生远程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地铁工作人员在医生指导下,向乘客口鼻罩塑料袋急救,并不断呼唤,防止乘客失去意识,在120急救人员到达后及时送医。

  近日,一名乘客在地铁站突发不适,双手僵硬、呼吸急促。工作人员判断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于是用塑料袋持续帮助其回吸二氧化碳后,乘客逐渐调整好呼吸节奏。



  “呼吸性碱中毒”诱因多

  快速判断及时就医

  据了解,“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症状,出现症状的诱因较多。

  专家介绍,一般人激烈运动后、情绪激动时,呼吸又急又深就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小孩哭闹或发烧时也容易出现,有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的人也可能遇到。犯病时,轻的会觉得手脚发麻,像被针扎;重的会胸闷胸痛,肌肉发僵;严重了还会晕厥,手脚抽搐,甚至有生命危险。

  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张洁莉:由于我们短时间内呼出去太多二氧化碳,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pH值升高。

  专家介绍,当人们出现生气、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时,心率和血压会上升,呼吸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呼吸过快、换气过度时,二氧化碳排出较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含量下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一旦缺少足够的二氧化碳,酸碱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非病理性“呼吸性碱中毒”一般不会引起死亡,可自我缓解。但碱中毒也可能导致患者体内血钾下降,使心脏电生理异常,从而发生致命的心律失常。医生提醒,对于不能缓解的急性病症,建议马上到医院就诊。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彭慧云:像这种报了危急值的血钾值的话,是要住院治疗的,要及时补钾。血钾短期内不能快速补进去,是有危险的,需要缓慢地补钾。



  学会急救

  巧用“塑料袋呼吸”

  “呼吸性碱中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可自行恢复,如果遇到不能缓解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方法急救。

  医生提示,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确认是“呼吸性碱中毒”后,正确使用口罩或塑料袋就能急救。

  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张洁莉:可以用塑料袋、纸袋、口罩,或者手,罩住口鼻,正常呼吸6-12次。隔一分钟把袋子拿下来,呼吸几下新鲜空气。多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快速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从而缓解症状。

  医生提醒,如果是孩子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家长在学会急救的同时,也要注意“三不要”:

  避免过度恐慌,恐慌会加剧孩子的情况。

  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全身都是软的,没有力气,但尽量还是要扶着孩子坐起来,不要平卧,指导孩子进行慢的深呼吸。

  有些孩子刚开始症状不是很典型,还有力气到处奔走,会加重症状。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美国马里兰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应对政府“停摆”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协助保障居民生活与健康。  摩尔同时签署行政令,向州内食品安全合作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 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守望绿洲

10月2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胡杨林保护中心达朗塘木中心管护所所长依布拉依木·阿合尼亚孜站在胡杨林中,他看护这片胡杨林已经有17个年头了。  如今,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纪念馆的瞭望塔上望去,天山最高峰...

从三个“没有变”看中国经济稳、进、韧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指标表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编辑:王玉西...

科技“硬实力”诠释国际担当 中国在多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中贡献度居前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的报告在论坛上发布。对2015年以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十...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宋赛萍:课堂主阵地 成长大舞台

宋赛萍,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坚守教育教学一线35年,“做一名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老师”是宋赛萍始终秉持的信念。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

2025
09/14
17:04
浏览量: 101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