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乌梁素海:水草丰美 生机勃勃

乌梁素海:水草丰美 生机勃勃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6-18 19:35:24 | 点击:4310

在乌梁素海拍摄的苍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在乌梁素海拍摄的苍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在乌梁素海拍摄的白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在乌梁素海拍摄的白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夏日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上的鸟儿欢乐地叫起来。刘文斌抬头看了看,大步走向巡护船。

自加入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海区管理大队以来,海区巡逻成了刘文斌的工作日常。从东到西,从南到北,293平方公里的乌梁素海,他走了不知多少遍。这里的每一种鸟类,他都见过。他说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再熟悉不过了。

前不久,乌梁素海湖面上出现了大红鹳,刘文斌很自豪,他说:“生态好不好,看有多少鸟。”的确,相比于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这种严谨的学术化表述,260多种在这里迁徙、繁殖的鸟类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乌梁素海的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刘文斌小心翼翼地划过一处芦苇丛,他知道这里有疣鼻天鹅在孵蛋。每年3月至5月,这里的疣鼻天鹅进入繁殖期,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会开展专项保护行动,加强巡护和防控,严防猎捕疣鼻天鹅、捡拾鸟蛋等违法行为。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疣鼻天鹅数量由200只增加到现在的600只左右。

2011年,乌拉特前旗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疣鼻天鹅之乡”称号。刘文斌告诉记者,每当看着疣鼻天鹅带着小天鹅在湖中觅食、嬉戏的场景,即使巡逻再累、日光再晒,都觉得很值得。

巡护船路过的地方,不时有白鹭、苍鹭、黑翅长脚鹬等鸟类飞起。刘文斌说:“乌梁素海地处国际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印度交叉的重要节点,是全球著名的野生鸟类繁殖地、迁徙停歇地。每年来这里栖息繁殖的野生鸟类数量达20余万只,过境鸟类数量达60万~80万只。”

为了保护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的栖息安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拉特前旗公安局等部门每年都会联合开展“清网禁渔”等专项执法行动。刘文斌和同事们划定责任区域和巡护路线,加强日常巡护检查频次,清理整治乱采、乱倒、乱排等问题,配合执法部门打击非法捕捞、挖沙、占地等行为,清理地笼、网旋等违规捕鱼用具。

在自然生存过程中,鸟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受伤或落单的情况。因此在巡护工作中,“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梁素海保护科负责人张勇告诉记者:“随着周边群众保护鸟类意识的提高,每年的救护鸟类中有一多半是当地群众发现并报告的,管护人员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更会第一时间送至救护中心进行救治。现在乌梁素海每年成功救助灰雁、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等野生鸟类200多只,成功放归野外数量占比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很少在乌梁素海筑巢育雏的灰雁被放归后,现在每年都要回来产卵、孵化和育雏,种群数量已有800多只。此外,17只因伤残失去飞翔能力的疣鼻天鹅和1只大天鹅均被救护并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得到妥善安置。”

2021年以来,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新建450平方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处、维护湿地水禽救护水池750平方米、建设隔离棚舍1座,野生动物救护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2023年,来乌梁素海旅游的人数达到了40多万人次,是往年旅游人数的近5倍。乌梁素海已成为巴彦淖尔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张勇介绍,去年以来,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经编制完成了《乌梁素海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修复方案》;争取实施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可行性研究、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等重大项目;引进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20头,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合作开展试验研究,丰富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先后开展了乌梁素海鸟类监测项目、疣鼻天鹅及其生境专项监测项目等20个科研监测项目,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个守护人,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扎根一线、争当卫士,把满腔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生态保护事业,为“塞外明珠”织密了安全网,如今的乌梁素海水草丰美、生机勃勃。“今天的乌梁素海让我欣喜,未来的乌梁素海让我期待,我们要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刘文斌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孙娜)


【作者:高平 王潇】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大雾预警:京津冀等7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1月5日早晨至上午,北京东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

先行先试20余年 杭州怎样落实中小学春秋假?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近年来,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呼声不断,我们已经有了寒暑假,为什么还需要春秋假?它的落地又难在哪,浙江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勤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唐高林 景明)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场均2.86万人现场观赛 一组数据看“苏超”究竟多火爆

记者11月4日从江苏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自5月10日开赛以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火爆,截至11月1日决赛,“苏超”85场比赛现场观众总数243.3万人次,场均2.86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22.2亿人次。  另据...

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今天(3日)早上继续发布海浪蓝色警报。受冷空气的影响,预计11月3日上午到4日上午,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中部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央视网消息: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本次火炬传递首次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并在传递方式上引入智能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1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美国马里兰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应对政府“停摆”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协助保障居民生活与健康。  摩尔同时签署行政令,向州内食品安全合作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 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2024
06/18
19:35
高平 王潇
浏览量: 43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