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5-06-18 10:06:17 | 点击:896

新华社厦门6月17日电 题: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新华社记者李寒芳、许雪毅、吴济海

海天相接处,波光潋滟映照两岸期盼。面向金门方向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15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在此启幕。作为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民间交流盛会,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56场活动串联起青年、基层、文化、经济四大板块,生动展现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

民心所向连两岸

6月15日,参加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的嘉宾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让交流毫无距离与差异。”首次参会的台湾青年郑秉棋道出心声。

海峡论坛是两岸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之前成功举办的16届论坛,共开展各类活动近800场,累计吸引两岸同胞3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台湾同胞超过14万人次。本届海峡论坛继续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定位,搭起两岸同胞心贴心的“连心桥”。

在民进党当局污名化海峡论坛、恐吓阻挠台胞参与的情况下,数千名同胞仍义无反顾赴会,用脚步冲破藩篱。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与会,更达到台湾知名人士参加海峡论坛的最高层级。

“虽然现在两岸形势严峻,但台湾民众还是愿意来交流,这是民心所向。”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说,历史潮流是挡不住的。

“海峡论坛的热闹,自然又是戳到了民进党的玻璃心。我们来参加海峡论坛,就是希望推动两岸交流。”台湾民生党主席张穆庭说。

两岸同名村“村BA”上青年球员以球会友,两岸龙舟赛奋楫击水激昂竞渡,海峡两岸各民族歌会曲目传情……海峡论坛各项活动亮点纷呈,既有“专业色彩”也有“民间味道”,既有温度也接地气,两岸同胞在体验中深化联结。

台湾青年林彦辰是海峡论坛的“常客”。他一再呼吁台湾青年亲身感受大陆发展。“只有了解真实的大陆,才能打破岛内不实舆论禁锢,守护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根脉。”

海峡论坛期间,正逢“百年中山路·两岸共潮生”为主题的厦门台湾周活动。漫步鹭岛,首次参加论坛的台湾媒体人翟翾用手机拍摄了海峡论坛的盛况,也捕捉了厦门的城市风貌。“我要把所见所闻带回台湾,回应台湾年轻人希望了解大陆真实情况的诉求。”

青春作伴向未来

6月15日拍摄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会场(手机全景图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青年是海峡论坛活跃的生力军。

《长安三万里》闽南语配音的河洛雅言回荡会场,台青张钧凯分享拍摄纪录片《两岸家书》寻根的经历引发共鸣。作为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青年论坛吸引约470名两岸青年奔赴这场“青春之约”,其中台湾青年约占七成。

“我们可以畅想,两岸青年一起组建‘传统文化年轻化实验室’,用短视频、动漫、游戏、元宇宙等新语言来重述我们的经典故事。”电影《哪吒2》艺术总监王毅在论坛上说。

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上,两岸自媒体达人以脱口秀、沉浸式直播、情景舞剧等创新形式,诠释新媒体如何成为两岸青年对话的“数字纽带”与“融合航道”,书写青春版两岸“融合日记”。

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上,325名台湾专业人才参与,活动规模创历史新高。厦金同城生活圈论坛积极推动大健康、人工智能等专业化台青创业基地落地。论坛还面向台湾青年提供就业职位、实习实训机会,推动两岸相关单位和企业签订乡村振兴、台青创业、科技教育等多项协议,助力台湾青年在大陆落地生根,筑造两岸青年发展新平台。

“我在大陆,大家将我当亲人。大陆市场这么大,我自然要选择大陆。”杭州盲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启民在15日举行的论坛大会上动情地说。

融合发展绘新章

6月15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表演舞蹈节目《相印》。当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亲望亲好,同心同行,这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更是深化融合发展的共同信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印发两年来,两岸融合发展在理念思路上不断深化,在政策制度上不断完善,在创新探索上不断突破。在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融合发展”成为与会两岸同胞的热词。

今年一季度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5.2%,福建省实际利用台资6.4亿美元,同比快速增长,占大陆比重超过50%。

“这充分说明两岸经贸相互依存度和联结性非常高。”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提到这组数字。他尤其关注本届论坛上的科技创新议题,“人工智能如何更广应用、赋能台企升级等议题紧抓时代脉络,顺应两岸经济环境变化,我们看到各方及时推出新做法、新亮点”。

“两岸电商智能物流平台”“闽台两岸乡创乡建文旅经济项目”……海峡青年论坛上,2025年福建“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优秀创业项目的台青创业者获颁奖项。从“两岸同源”的情感归依,到“携手打拼”的实践落地,两岸青年将血脉亲情转化为融合发展的十足动力。

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乡镇交流对接、共同家园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化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一一展现。基层调解员带着社区治理的“台湾经验”跨海交流,两岸青年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闽台中医“双向”师承拜师……从经贸互通到文脉相承,从政策协同到情感共鸣,融合发展的根系更深扎进土壤。

话亲情、叙友谊、谈交流、促合作——两岸同胞不分彼此、其乐融融,在论坛中凝聚共识: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两岸同胞交心交融、共谋发展,定能携手共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刘桢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消费新场景活力强劲 借助物流业“含金量”十足数据解锁经济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4日发布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在前期需求充分释放基础上,10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仍保持在扩张态势。其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等都处在景气区间。  10月份,中国...

显示产业质量领跑大“显”身手 “屏”借“AI+”硬实力闯出全球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显示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均稳居全球第一,产值规模已占全球一半。新型显示是承载影像信息的关键载体和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被誉为数字经济的“眼睛”、人工智能的“窗口”。研究显示,我国显示产...

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中国青年报合肥11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合肥物质院智能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

书籍盲盒,能成为生活的“解药”吗

  普通书店“普通盲盒”及文创。  今年年初,人间食粮书店店主高贵兵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出门远行,他都会在高铁上为购买图书盲盒的读者写回信。不同于普通的图书盲盒,人间食粮的盲盒叫作“不盲书盒”,读者下单后需要填写一份名为...

抗氧化、控制食欲……冬天吃咖喱好处竟然这么多

咖喱,是一款百搭调料,对于不擅烹饪的人来说,堪称“厨房里的救星”。无论是青菜、土豆、还是鸡肉、牛肉,只要放上咖喱同煮,就能一下子变得好吃起来。其实,咖喱不仅是“做饭好搭子”,也是“养生好伴侣”。“冷知识”:世界上并没有一...

我国乘用车企首次实现产量突破3000万辆 合资车企加速转型

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在长春下线,成为国内达成这一成绩的首家乘用车企。  从1991年一汽大众生产第一辆汽车,到2004年突破100万辆,用时13年;从100万辆到2014年第1000万辆下线,用时不到10年...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丨“活水”滴灌民营经济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10月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闭幕。本届论坛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的首个重要论坛,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从议题设置、成果发布等多方面传递了全会经济金融战略部署。  本届论坛...

电视分辨率越高,观感越好吗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断被各种新概念所包围。从高清到4K,再到8K,电视厂商总是告诉我们,分辨率越高,体验越震撼。然而,当我们将顶级分辨率的电视搬回家,在寻常客厅里观看时,心底或许会闪...

新华视点丨如何打好秋收秋种这场硬仗?

今年9月以来,全国一些地区遭遇连阴雨,农田积水、土壤偏湿,机械下地困难。  各地各部门如何保障秋收秋种?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走访河南、山西、吉林、辽宁等地进行调研。  河南民权县的一处农田里,农户正在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

日本民众连日抗议日美首脑会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同美国总统特朗普28日在东京举行首次会谈。连日来,日本民众举行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表达对特朗普访日的强烈不满,抗议军备扩张与关税武器化行径,反对日美强化军事同盟破坏地区稳定。  28日,来自日本各地的...

2025
06/18
10:06
浏览量: 89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