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显示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均稳居全球第一,产值规模已占全球一半。新型显示是承载影像信息的关键载体和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被誉为数字经济的“眼睛”、人工智能的“窗口”。研究显示,我国显示产业已经驶入“AI+显示”发展”快车道“。


  在成都举行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首次设立了AI与显示技术融合创新专题展区。许多新型显示技术与AI大模型相结合,从生产到应用领域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台设备形状像风扇,它是一个全息投影。当叶片旋转之后,会出现一个数字人,可以做流畅的弹琴动作,仿佛就像真人在面前弹琴一样。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指出,我国显示产业正在进入“AI+显示”的融合发展新周期,各种“AI+显示”最新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专家指出,AI算法已推动显示技术从传统的“被动信息输出”向“主动交互载体”转型,而显示技术也促使AI的输出、展示和互动功能更高效。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介绍,通过将AI深度集成于显示硬件,屏幕能够根据用户的视线自动调整画面的重点,或者通过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空间的交互,这将成为人机交互的新常态。
  我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55%
播放视频画中画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规模、创新与融合三大维度的突破。预计到2025年年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整体产值规模将占据全球一半以上。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55%,显示材料市占率达43%,均居全球第一,产值规模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介绍,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值规模突破千亿美元,7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12%,全球市场占比超过49%。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的产值规模将超过1100亿美元,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5%左右,全球市场占比近54%。

  胡春明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应用地区,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的跨越。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型显示的产值规模仍将超过2000亿美元,拉动新型显示相关消费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8400亿美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显示产业制造装备迈向国产化 高端化
播放视频画中画
  专家指出,我国显示面板产能领跑全球的同时,上游核心装备也在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


  应用于屏幕薄膜材料涂覆、大尺寸屏幕高精度贴合,以及显示屏封装等核心生产环节的三种高端装备同时在成都正式发布,这些装备都将应用在8.6代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量产线上。专家指出,这有助于我国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屏量产,是我国显示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



  胡春明表示,这些高端国产显示装备的问世,有助于我国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产品量产,有助于我国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说明我国显示产业制造装备正在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浏览量:
          11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