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来源: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 时间:2025-01-10 10:58:18 | 点击:6232

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001.jpg

在岁月的深渊里,静默流淌着一条河,

它静水流深,不疾不徐,

却携带着山河的重量,阳光的金色,

那是时光之河,积厚成势,低吟浅唱。

002.jpg 

一、萌芽:细微之处见真章

初春的晨曦,露珠轻吻着嫩绿的芽尖,

每一滴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细微而坚韧。

正如知识的种子,在心田悄然播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我们在书页间跋涉,于墨香里沉醉,

一字一句,构建起思想的楼阁。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

正是未来大厦的基石,深沉而稳固。

003.jpg

二、磨砺:风雨中的坚持与蜕变

夏日炎炎,狂风骤雨,树木摇曳生姿,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根系的考验,对枝叶的洗礼。

正如人生路上,风雨兼程,坎坷不断,

但正是这些磨砺,铸就了灵魂的硬度,心灵的深度。

我们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挫折中学会坚韧,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

就像河流绕过礁石,终将汇入更广阔的海洋,

积厚成势,不仅在于量的积累,更在于质的飞跃。

0005.jpg

三、沉淀:岁月静好,时光如金

秋风起时,落叶纷飞,金黄铺满小径,

那是时间的沉淀,是生命之树给予大地的馈赠。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学会了静默与思考,

将过往的经历,化作内心的宝藏,熠熠生辉。

每一个深夜的灯火,每一次黎明的曙光,

都是对梦想不懈追求的见证,

那些默默耕耘的日子,如同沙漏中的细沙,

缓缓流逝,却在心底堆积成山,厚重而庄严。

004.jpg 

四、奔腾:汇聚江河,终成大海

冬日严寒,河流封冻,看似静止,实则暗流涌动,

等待春暖花开,再次奔腾不息,汇入浩渺。

正如我们的人生,经历四季更迭,终将迎来辉煌,

那些年的积累与沉淀,在这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厚积薄发,积厚成势的姿态,

拥抱变化,挑战未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成就无垠的壮阔,

我们也在不断的积累与成长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0006.jpg 

尾声:时光不息,积厚成势

时光之河,悠悠向前,从不为谁停留,

但在这条河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书写者。

积厚成势,不仅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心灵的修行,

让我们在这条不息的旅途中,勇敢前行,拥抱每一个明天。

于是,当岁月老去,回望来路,

我们会发现,那些平凡的日子,

因积厚成势,而变得非凡,

生命之树,因此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0007.jpg

题跋解析:

“积厚成势”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其含义指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强大的态势或优势。

1、字面解释

“积厚”指的是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强调的是量变的累积。

“成势”则是指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具有影响力的态势或优势。

2、出处与原文

虽然“积厚成势”这一具体表述可能未直接出现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但其理念与“积微成著”、“厚积薄发”等成语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积累、强调渐变的思想。不过,有一个相近的成语“积厚成器”,出自《旧唐书·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意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3、典故故事

虽然“积厚成势”没有直接的典故故事,但我们可以从类似成语的典故中汲取灵感。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体现了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能逐渐积累力量,最终取得成功。这与“积厚成势”所强调的积累与渐变理念不谋而合。

4、灵感触发

领袖在新年致辞中说:中国的发展,积厚成势。因有感而发此诗。

0009.jpg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5年1月7日星期二 上午

甲辰年腊月初八 今日是腊八节

注:图片来自网络。

0008.jpg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唐玲


【作者:诗文/邓淦群】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升级服务+乐享优惠”引客来 “冷”资源“热力四射”激活经济“热引擎”

央视网消息: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11月7日正式启幕。这个冰雪季,哈尔滨持续升级服务力度,推出十大冰雪旅游线路。  2025—2026年冰雪季,哈尔滨市推出了梦幻冰雪、高山滑雪、寒地温泉等十大主题旅游线路。围绕...

“影视+”多元跨界融合借“风”而为、顺“风”而上激活文旅“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各地积极探索“影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影视+非遗”“影视+美食”等业态涌现,推进文化、影视、旅游、科技等多业态深度融合。  随着央视一套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掀起了一阵收视与...

【乌镇“网”事】习言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举行。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我国航天器首次观测到星际天体!天问一号传回新照片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这也是我国航天器首次观测到星际天体。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

江苏:如何让博物馆“热”得长久 “火”得精彩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博物馆从单一的“静态展陈”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文化体验中心”。当博物馆“开足马力”延长开放、拓展服务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运营管理的现实压力。 编辑:林涛&n...

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让博物馆更有看头

央视网消息:江苏省文旅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一年来,江苏省2家省直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8.7%;上新文创...

贵州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4日通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

南京大学发布情况说明: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

南京大学11月4日发布“关于第九食堂某窗口销售菜品的情况说明”:近日,学校第九食堂某窗口试运营期间提供的多元化菜品受到师生、校友和社会的关注。第九食堂部分窗口近期正处于服务升级与菜品测试阶段,旨在探索更具多样性、更能满足...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有何新要求?一文了解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特殊类型招生主要有哪些?又有哪些新要求?  《通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高校开展艺术类...

“智慧”供暖服务这份“提前到来的温暖” 把民生小事办实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从西北、华北到东北,多个城市相继打破常规供暖时间表,宣布提前供暖。如何精准响应百姓需求?又通过哪些举措有条不紊应对冬季供暖考验?  10月以来,德州平原县...

2025
01/10
10:58
诗文/邓淦群
浏览量: 62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凝 望 黄 河》

《凝 望 黄 河》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