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探索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探索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6 14:52:41 | 点击:5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如何深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学创作的得失?如何准确评估陕西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如何探索陕西文学持续发展和突破的可能性?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领衔撰写的学术专著《当代陕西长篇小说史论》对上述问题作出及时回应。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丰富了当代陕西文学研究的成果库,也在探索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将陕西文学置于共和国文学发展的宏阔学术背景之中,研究目的不仅在于评判陕西地域文学,更在于通过陕西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参差映照,探讨当代文学发展的得失。全书由《导论》和十三章作家专论结缀而成,两者前后呼应,互为补充,导论为全书奠定理论基础,而作家专论则聚焦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作家,系统呈现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的整体风貌。作者指出:“陕西文学在自觉不自觉中参与、融会或者构成着当代文学的主流,以其自身的规模态势和艺术品格构成主流文学中强有力的一脉。”在作家论部分,作者以陕西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且极具个性风格的杜鹏程、柳青、王汶石、路遥、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叶广芩、杨争光、红柯、冯积岐、方英文、陈彦十三位作家为聚焦对象,系统阐述他们的艺术个性与文学精神。

在阐释“世纪视野中的陕西文学”时,作者指出陕西长篇小说“打破了既往的创作格局和评价系统”,呈现“令人惊异的新变”,表现出“去地域性”和“去史诗性”的努力。21世纪以来,陕西长篇小说呈现出丰富的文学样态,叶广芩的京味家族书写、红柯的诗意边地书写、方英文的都市文人书写等,这些文学创作吸收现代西方小说技巧,具有现代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审美特征,批评界熟练操持的“乡土写作”“史诗品格”“地域性”批评话语似乎无法涵盖陕西文学的全貌。《导论》以批评在场的警觉意识凝视新世纪陕西文学的新变,质疑现有文学批评准则的有效性,以自觉的反思批评精神追问:“是我们对小说的判断力出了问题,还是真的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小说观念以及价值认识系统?”其实,答案就藏在问题的追问之中。作者主张批评的标准必须与时俱进。陕西文坛的变化只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对陕西文学的深入研究也成为观察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部论著重视精细的个案分析,而个案分析是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作者深知细致筛选并细读文本,远比从概念出发的、不及物的“理论空转”更有学术价值。除了对作家的创作道路、艺术成就、风格特色进行深度阐述外,作者还将作家创作与文学思潮关联起来,而且把前沿的学术成果和作者多年来的学术感悟融于一体。这种研究方法使得作家论新见迭出、阐幽释微、引人入胜。

作者秉持有力度的文学批评,注重学理支撑。比如,在探讨《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美学品格及其超越时,作者遵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和再现性的语言三方面解读陈忠实的艺术坚守与创新。作者不拘泥于传统人物典型论,而是揭示陈忠实运用“人物心理结构”塑造形象的价值意义,指出白嘉轩这一形象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等多种因素,是一个超越前人的复杂多义的文学性格。这表明,所谓“学理批评”不是说用学科的理论概念去硬套文学创作,而是在具体问题分析中,凭借自身的知识积累、艺术感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客观的理性剖析中,触及艺术创造的内核,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同时,作者的行文风格力求生动、具象,追求人间烟火气息,这为理性抽象的学术论著注入感性、诗意的活力。

(作者:李春燕,系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李春燕】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江苏:如何让博物馆“热”得长久 “火”得精彩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博物馆从单一的“静态展陈”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文化体验中心”。当博物馆“开足马力”延长开放、拓展服务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运营管理的现实压力。 编辑:林涛&n...

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让博物馆更有看头

央视网消息:江苏省文旅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一年来,江苏省2家省直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8.7%;上新文创...

贵州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4日通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

南京大学发布情况说明: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

南京大学11月4日发布“关于第九食堂某窗口销售菜品的情况说明”:近日,学校第九食堂某窗口试运营期间提供的多元化菜品受到师生、校友和社会的关注。第九食堂部分窗口近期正处于服务升级与菜品测试阶段,旨在探索更具多样性、更能满足...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有何新要求?一文了解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特殊类型招生主要有哪些?又有哪些新要求?  《通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高校开展艺术类...

“智慧”供暖服务这份“提前到来的温暖” 把民生小事办实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从西北、华北到东北,多个城市相继打破常规供暖时间表,宣布提前供暖。如何精准响应百姓需求?又通过哪些举措有条不紊应对冬季供暖考验?  10月以来,德州平原县...

从抽象感受变成具体指标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水利部制定的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幸福河湖”的标准是如何衡量的呢?此次发布的幸福河湖评价标准,精准聚焦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中小河流,此类河流数...

捷蓝航空一航班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 多名乘客受伤

当地时间10月30日,央视记者获悉,捷蓝航空一架从墨西哥坎昆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的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去高度,随后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州坦帕国际机场。事故造成多名乘客受伤,其中至少3人出现撕裂伤。△捷蓝航空飞机(资料图)...

专机加油遭美企拒绝 哥伦比亚总统:终止与其合作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因美国制裁,其乘坐的专机在出访中东经停佛得角加油时,遭到与哥方签有合作协议的美国公司拒绝。他已下令终止哥伦比亚与该美国公司的合作。  10月...

是彗星还是外星母舰——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引热议

哈勃望远镜于2025年7月21日拍摄的星际彗星3I/ATLAS的照片,当时彗星距离地球约4.46亿公里。图片来源:NASA官网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一颗名为3I/ATLAS的星际天体最近几周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

2025
03/06
14:52
李春燕
浏览量: 50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凝 望 黄 河》

《凝 望 黄 河》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