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一线调研 | 稳就业,他们一直在行动

一线调研 | 稳就业,他们一直在行动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9-14 16:59:12 | 点击:954

央视网消息:眼下,2025届高校毕业生已走出校门,各地的人社部门持续展开服务攻坚行动,帮助毕业生们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那些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有哪些困惑?下面跟随总台记者前往重庆市巴南区,和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去了解。

记者来到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见到了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湛宣姣。她先给记者看了一份教育部门转过来的名单,上面是截至7月底还没有就业的1294名学生。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拿到名单之后第一时间就是马上给镇街,基本上从基层社区到街道,还有就业服务外包公司,还有区级部门,基本全部都在紧密配合过程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发现,1294名学生中有589人陆续找到了工作。对于剩下的705人,湛宣姣和同事们做了细致的梳理,其中60%—70%有求职意愿,10%在见习期。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比如说,想从事机械类的或者想从事服务类的同学,我们会进行归类,再把相应岗位进行匹配,定期推送给他们。其实,建群的工作与信息摸排工作是同步开展。

湛宣姣和同事们有的联系就业见习基地,有的找企业摸排岗位需求,有的组织专场招聘会,并且对招聘会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求职动向,对感到迷茫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人才中心主任 朱清宇:点对点对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进行分析,会根据个人特色帮助毕业生推荐适合的岗位,如果他们在技能上有什么欠缺,我们还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的技能。

就业服务下沉社区 帮助毕业生积极就业



在重庆巴南区,当地人社部门不仅自己千方百计推荐岗位,还把就业服务下沉到街道社区,通过社区的力量,帮助毕业生们积极就业。

在重庆市巴南区莲花街道的“莲心服务站”,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院坝会,参加的有心理辅导老师、职业规划师、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还有社区里20多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他们的家长。

除了大家说的一些问题,记者也发现,部分学生“缓就业”的一个原因来自家长考公考编的执念。

面对家长和学生的困惑,院坝会请来了已经就业的学生现身说法,分享自己“从见习到入职”的故事,还让职业指导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指导,从简历制作到岗位适配分析都一一解答。参加活动的毕业生刘又嘉说:“我觉得收获也蛮多,特别是老师说的,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躁,一定要忍受找工作的苦,过了这个苦就好了。”

见习基地搭平台 见习岗位促就业



为了帮助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们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明确提出了“1131”的帮扶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实名帮扶台账机制,及时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截至目前,重庆市巴南区已经建立了153家见习基地,搭建起高校毕业生通向职场的过渡平台。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李璐,你好,我是就业中心综合科湛宣姣。现在我们联系几家企业,给你争取去企业面试的机会,你看你愿不愿意去?

电话那头,应届毕业生李璐多次线上投简历石沉大海,因而对求职充满疑虑。

应届毕业生 李璐:这个不会只是走个流程吧?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不可能走流程,帮扶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带你去企业看一下,就算不成也不损失啥。

打消李璐的顾虑后,湛宣姣又联系上另一位求职者张峻嘉。湛宣娇带着两个学生走了几家就业见习基地后,两人都觉得不满意。湛宣姣又带着他俩来到一家生产发动机的见习企业。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首先这种工作环境不是你们想的脏乱差的工作环境,第二个是只上白班,不用上晚班,你们要实实在在去看,哪怕先拿到一个进厂实习的机会,对于你们来说都是一次学习。

人社部门一方面鼓励毕业生积极见习,积累经验,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成为见习基地,给毕业生们更多的实践机会。

宗申动力人力资源总监 刘君梅:学生到我们这见习期间,可以获得每个月1300元的见习补贴,最长不超过一年。见习阶段完成之后,可以向巴南区申请申报补贴,一年下来减少人力成本在200来万元左右。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湛宣姣:我把他们推过来,看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最终,李璐获得了综合管理员的见习机会,张峻嘉表示再考虑考虑。

节目播出前,湛宣姣告诉记者,经过半个月的努力,705名学生中已经有130多人找到了工作,而为了让更多的毕业生尽快就业,她们还在继续努力着。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有何新要求?一文了解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特殊类型招生主要有哪些?又有哪些新要求?  《通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高校开展艺术类...

“智慧”供暖服务这份“提前到来的温暖” 把民生小事办实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从西北、华北到东北,多个城市相继打破常规供暖时间表,宣布提前供暖。如何精准响应百姓需求?又通过哪些举措有条不紊应对冬季供暖考验?  10月以来,德州平原县...

从抽象感受变成具体指标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水利部制定的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幸福河湖”的标准是如何衡量的呢?此次发布的幸福河湖评价标准,精准聚焦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中小河流,此类河流数...

捷蓝航空一航班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 多名乘客受伤

当地时间10月30日,央视记者获悉,捷蓝航空一架从墨西哥坎昆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的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去高度,随后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州坦帕国际机场。事故造成多名乘客受伤,其中至少3人出现撕裂伤。△捷蓝航空飞机(资料图)...

专机加油遭美企拒绝 哥伦比亚总统:终止与其合作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因美国制裁,其乘坐的专机在出访中东经停佛得角加油时,遭到与哥方签有合作协议的美国公司拒绝。他已下令终止哥伦比亚与该美国公司的合作。  10月...

是彗星还是外星母舰——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引热议

哈勃望远镜于2025年7月21日拍摄的星际彗星3I/ATLAS的照片,当时彗星距离地球约4.46亿公里。图片来源:NASA官网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一颗名为3I/ATLAS的星际天体最近几周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

习近平抵达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韩国釜山10月30日电(记者马峥 刘天)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韩国,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抵达釜山金海国际机...

沁园春(重阳节)

每日新闻网讯  李敏谦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暮然回首,又逢一年重阳节!情意真,人依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爽气盈秋,天净云悠

《凝 望 黄 河》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向天歌秋收时节大地一片金黄多年游子的我归来您身边我肃穆凝望黄河一如凝望母亲沧桑的脸庞我深情抚摸黄河一如抚摸母亲皱巴的双手数千年来您如巨龙匍匐在神州大地蜿蜒东西    奔流不止世世代代的炎

与你有关!铁路出行的9大利好,速查收!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持续优化客运产品供给,全力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为旅客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创造了良好环境,助力旅客奔向“诗和远方”...

2025
09/14
16:59
浏览量: 9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凝 望 黄 河》

《凝 望 黄 河》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