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菲律宾的“小圈子”撼不动南海大格局

菲律宾的“小圈子”撼不动南海大格局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2-15 10:20:37 | 点击:28553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近期,菲律宾的一系列“小动作”不断扰乱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也考验着东盟在南海问题磋商中的中心地位。1月,菲律宾频频围绕黄岩岛制造事端,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互动,企图绕开东盟构建一个南海地区“小圈子”。上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越南,宣布就加强两国海岸警卫队合作达成协议,以防止在南海发生“不测事件”。虽然菲方表示该协议并不针对中国,但是明眼人一望便知,菲越海警协议明显具有“联越制华”之意。

菲律宾与越南同为中国的临海国家,也均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一定争议。自马科斯上台之后,菲律宾在美国的怂恿下与中方在黄岩岛问题上龃龉不断,此番又与隔海相望的越南加强所谓“海警合作”,其真实意图不外乎借力向中国施压,搅动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

在马科斯访越期间,菲律宾当地媒体刊文鼓吹建立“东盟小多边主义”,以抛弃东盟在处理南海争端问题上的中心地位。所谓“东盟小多边主义”其实是一种伪多边主义,意在脱离现有的中国-东盟磋商框架,置其他相关国家的利益于不顾,为一己私利自行其是。这种构建“小圈子”的做法是中国及其他东盟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不可否认,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已经逐渐摸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磋商机制,为维护南海地区几十年来的和平与稳定起到“定盘星”和“压舱石”的作用。

1992年7月,在第25届东盟外长会上,中国同东盟共同提出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目标。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各方要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威胁。《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在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之后,双方合作迎来“钻石十年”。2023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9117亿美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东盟更是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自2013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以来,双方关于危机管控的对话机制日渐成熟和稳定。虽然“南海行为准则”牵涉多方利益,其磋商过程旷日持久,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审议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为各国有效管控意外风险、维护南海局势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有学者认为,磋商的过程比磋商的结果更加重要,因为中国与东盟在此过程中加深了了解、增强了互信。

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的一读、二读审议工作,目前正式进入三读阶段。中国与东盟的对话与磋商之所以能够取得积极进展,正是因为双方都秉持着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原则,同时拒绝域外国家的干预——这是真正多边主义精神的体现。但随着南海地区形势的日渐缓和,美国却不甘寂寞,试图通过代理人插手南海事务,促使南海问题国际化。

2013年,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菲律宾就南海管辖权问题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提起单方面“仲裁”。但东盟却拒绝对该“仲裁”的结果进行表态,因为菲律宾的这一举动实际已经挑战了东盟在处理南海争议中的中心地位,注定得不到东盟的支持。而且,美国作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根本无法取信于东盟国家。2015年,时任印尼国防部长里亚古都就公开向美国喊话:“如果地区国家能够自己管理南海,就没有必要让其他国家卷入。”

正是因为菲律宾自知在中国-东盟的多边对话机制中占不到便宜,所以才另辟“歪路”,打起了绕开东盟构建南海地区“小圈子”的算盘。但是“南海行为准则”代表的是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菲律宾的“甩手单干”无异于背信弃义之举,必然会招致其他东盟国家的强烈反对。就在马科斯访越前夕,印尼总统佐科专程出访菲律宾、越南和文莱三国,公开表示印尼接受“南海行为准则”,并将加速推动谈判进程。佐科总统此行无疑是在敲打某些国家不要对东盟“三心二意”。

2022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东盟秘书处发表演讲时曾指出,围绕着亚太地区的前途正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一种是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另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将区域经济阵营化。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决定着亚太地区各国的前途和命运。南海问题具有复杂的历史经纬,也牵连着周边多个国家的切身利益。在当前中美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域外国家的干预又使得南海问题面临着国际化的危机。但越是在挑战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越应当坚持独立自主和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强化“南海行为准则”的共识框架,不能让个别国家的“小圈子”影响了南海和平稳定的大格局。

编审:蒋新宇张艳玲蔡晓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从抽象感受变成具体指标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水利部制定的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幸福河湖”的标准是如何衡量的呢?此次发布的幸福河湖评价标准,精准聚焦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中小河流,此类河流数...

捷蓝航空一航班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 多名乘客受伤

当地时间10月30日,央视记者获悉,捷蓝航空一架从墨西哥坎昆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的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去高度,随后紧急降落至佛罗里达州坦帕国际机场。事故造成多名乘客受伤,其中至少3人出现撕裂伤。△捷蓝航空飞机(资料图)...

专机加油遭美企拒绝 哥伦比亚总统:终止与其合作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30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因美国制裁,其乘坐的专机在出访中东经停佛得角加油时,遭到与哥方签有合作协议的美国公司拒绝。他已下令终止哥伦比亚与该美国公司的合作。  10月...

是彗星还是外星母舰——太阳系第三位星际访客引热议

哈勃望远镜于2025年7月21日拍摄的星际彗星3I/ATLAS的照片,当时彗星距离地球约4.46亿公里。图片来源:NASA官网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一颗名为3I/ATLAS的星际天体最近几周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

习近平抵达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韩国釜山10月30日电(记者马峥 刘天)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韩国,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抵达釜山金海国际机...

沁园春(重阳节)

每日新闻网讯  李敏谦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暮然回首,又逢一年重阳节!情意真,人依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爽气盈秋,天净云悠

《凝 望 黄 河》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向天歌秋收时节大地一片金黄多年游子的我归来您身边我肃穆凝望黄河一如凝望母亲沧桑的脸庞我深情抚摸黄河一如抚摸母亲皱巴的双手数千年来您如巨龙匍匐在神州大地蜿蜒东西    奔流不止世世代代的炎

与你有关!铁路出行的9大利好,速查收!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持续优化客运产品供给,全力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为旅客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创造了良好环境,助力旅客奔向“诗和远方”...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家未来的宏伟蓝图中,有14亿多中国人可触可感的幸福生活。将“坚持人民至上”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部署“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明确“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

投资者保护国家出“硬招” 23项规定全链条管起那些“坑”股民的事

央视网消息:中国证监会10月27日推出23项措施,聚焦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市场关切问题。这些措施将对保护投资者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来看总台央视记者王雷——财经老王带来的分析。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

2024
02/15
10:20
浏览量: 285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凝 望 黄 河》

《凝 望 黄 河》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