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带着AI和好奇心启程

带着AI和好奇心启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6 13:50:57 | 点击:715

北石在非洲和当地孩子在一起。作者供图

今年年初,团队里一名下属突然提出辞职申请,理由简短却锋利:“想去环球旅行。”我内心仿佛被触动了一下。他今年26岁,在他炙热的眼睛里,我仿佛看见10年前的自己——同样是26岁,我辞去北京的工作,背起行囊只身前往拉萨,从尼泊尔出境,开始了环游梦。

下属辞职那天,我翻出抽屉里的护照。10年时间、90个国家的旅行记忆都浓缩在4本护照的签证章里,那些在陌生的国度里走街串巷、夜宿青旅、用手势比画砍价的日子突然在脑海里变得清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困在出生地的方圆十里,而旅行是打破这个界限的第一块砖石。

从小到大,我们成长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关于“正确生活”的预设。上学、高考、毕业、入职、结婚、生子……这些无形的“框架”构成了绝大多数人的“舒适区”。而旅行的本质,是主动踏入“陌生区”,打破“世界本该如此”的惯性认知。

旅行让我们看见,人生不只有写字楼的格子间,还有乞力马扎罗山的星空;成功不只有KPI的数字,还有在陌生街角读懂一个微笑的温度。当双脚丈量过不同的土地,眼睛便不会局限于方寸屏幕;当心灵拥抱过多元的生活,肩膀便更能承担起改变世界的重量。或许这就是青年为什么要去旅行的答案:从看见天地开始,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与世界温柔相处。

在和下属的聊天中,我给了他这些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旅行建议,他向我展示如何用手机里的AI程序一键生成旅行攻略——输入“26岁独自旅行、预算有限、喜欢人文”等关键词,AI不到一分钟就自动生成了攻略,囊括了每个目的地的人文典故、交通贴士等。他滑动着屏幕问我:“你当年查攻略是不是很麻烦?”我想起10年前在网站上发帖子“求捡人、求偶遇”的那些夜晚,不得不感叹,人工智能确实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触手可及。

AI对旅行的改变,首先是信息获取的方式。以前需要啃完10篇游记攻略、一篇篇筛选才能拼凑出小众路线,现在AI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一篇面面俱到的攻略。其次是个性化的体验,以前因为信息不流通,每个人去旅行往往容易跟着同一份“旅行必去清单”从头走到尾,现在每个人都能用AI定制属于自己的旅行。

但凡事必有两面性,AI擅长消除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却可能剥夺你与世界意外相遇的乐趣。这让我想起在阿富汗被当地人邀请加入订婚派对,饭后开始舞蹈接龙,作为在场唯一的外国人,也被起哄推到中间跳舞。那种纯粹的快乐至今难忘,“计划里的意外”正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很多人习惯把“读书”“行路”两件事分开看,但我认为这两件事是“1+1>2”。出发前,必然需要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可以从书籍、影视作品中获取。AI可以帮你搭建出框架,但其中的细节依然需要自己去探究。AI的定位,应是旅行者的“智能工具”而非“决策主宰”,我们可以让AI承担机票比价、签证材料清单等机械性工作,但关于“为什么去、如何感受”的灵魂拷问,请留给人类自己。

旅行的本质是“带着准备的偶遇”。AI能帮你规划,但你在阅读和行走时所产生的情感震撼和独立思考,是AI无法提供的。AI可以是高效的工具,帮我们跨越语言障碍、规避风险,却永远不该替代我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的敬畏、对偶然的拥抱。

26岁的我们,在不同的时代选择出发。10年前我带着纸质攻略和勇气上路,今天的年轻人带着AI和好奇心启程。但无论工具如何变迁,旅行的本质从未改变:它让我们暂时跳出既定轨道,在与世界的碰撞中重新认识自己。愿每个年轻人的行走,都能在AI的辅助下,既拥有探索世界的效率,又保留触碰真实的笨拙——毕竟,那些让我们眼眶发热的瞬间,从来不是人工智能的产物,而是人类与世界相遇时,心跳加速的刹那。

(作者为第八届“中国当代徐霞客”,2019年)

北石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6日 07版

责任编辑:秦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农民种粮实现优粮优价 “科技助力+精细化服务”为售粮托底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加强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眼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在粮食主产区山东,2025年秋收期间遭遇连续降雨,当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售粮增收...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部署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国家认监委关于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指导意见(2025—2029年)》(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于2025年拟订《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技...

英国火车持刀行凶事件致大量列车停运

△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发生持刀行凶事件。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行至剑桥郡亨廷登附近时发生持刀行凶事件,该事件导致大量列车停运,相关路线发生“严重中断”,火车公司已建议乘客更改旅行时间。...

充满温度与智慧!“潮汐摊区”巧解城市治理难题

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众卖菜难...

重庆:小摊位 大智慧 用科技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央视网消息: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

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之一:航空航天

为全面总结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着力推动航空航天特色品牌建设,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定于10月底召开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暨航空航天品牌推广培训会议,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时间地点10月31日上午...

2025
05/16
13:50
浏览量: 71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