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推动红色旅游出精品

推动红色旅游出精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6-28 10:30:53 | 点击:3521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承载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旅游形式,已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

  今年以来,红色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接待规模和综合收入大幅增长,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著名红色旅游地热度不减,临沂、嘉兴、于都、新县等新兴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迅速,全国红色旅游格局正在从“高峰式”发展向更加均衡的“高原式”发展转变。

  红色旅游受追捧的原因之一是当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各地以品牌、质量、效益等为导向,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也关乎推动旅游业文化内涵的深化和提升,还可有效促进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带动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要写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三处着力:

  注重精品项目打造,丰富市场供给。为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满足游客的多元出行需求,红色旅游的高品质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红色旅游既要“出新”也要出精品。总览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均聚焦在红色旅游业态的创新上,强调“精品”发展,包括展陈、线路、文艺作品和工程等方面。湖南韶山打造的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山东临沂策划的红色剧本杀《沂蒙星火 小调情长》、北京焦庄户村推出的红色乡村旅游产品等,这些项目将重心放在提升游客体验上,成为以精品带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今,各地结合自身的红色资源和地域特色,通过内容创新,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红色旅游供给体系日渐完善。

  注重深化融合发展,拓宽产业空间。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产业链条显著延展。目前,各地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行、文创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催生出众多新业态、新产品。贵州平塘依托“天眼工程”,创新打造了集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小镇“天文小镇”,成为新时代红色旅游的新亮点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山西武乡巧妙地将红色旅游与小米产业相融,帮助当地村民增收。江西兴国则深挖长征精神内涵,打造长征超级IP,推出红色教育主题动画片《长征先锋》,并围绕IP人物形象,开发衍生产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创品牌。这些“红色+”发展实践,有力证明了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注重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提升服务品质。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共识,在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助力下,红色旅游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些技术不仅助力完善红色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成智慧景区,还实现了网上虚拟导览、智能讲解以及其他多元化的服务功能。湖南打造的红色文旅信息化平台“潇湘红”APP,收录了百余个红色事件、革命旧址、红色影像以及千余件红色图书、文章、手稿等珍贵资料,游客可随时随地了解红色历史。广东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则通过引入场景模拟、MR(混合现实)技术、3D技术打造沉浸式展陈,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江西推出的“南昌红色文化旅游VR点网”项目更是别出心裁,布局了百余台VR自助体验终端。游客通过VR眼镜,就可沉浸式感受南昌的红色文化。这些举措不仅推动红色旅游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还极大地增强了红色旅游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责编:杨虞波罗、杨迪)


【作者:吴若山】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张“小工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一起走进乌镇峰会揭晓答案!

央视网消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许多中小工厂陆续用了一个名叫“小工单”的轻量化数字管理新工具,这张“小工单”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造”密码?一起来了解。在浙江嘉兴,一家仅有20...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小讲台”转动“大课堂”|陕西机动队伍“人人上讲台”激发队伍新活力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营区内学习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上讲台”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举旨在进一步盘活队伍内部教育资源,激发全体指战员的学习热情与创造...

强化培训筑防线 守护校园“舌尖安”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每日新闻网讯(胡馨月)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规范食堂运营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与实操水平,10月29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留量” “体育+”创新模式拓展文旅“新赛道”

央视网消息:自今年9月开赛以来,湖南省足球联赛,也就是“湘超”,已进行至第八轮。大批忠实球迷随主队奔赴“三湘四水”,赛事的热度正转化为城市的能量,有效拉动多地文旅与消费增长。10月31日,湘超第八轮比赛在常德市体育运动中...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  这是关于全民普法工作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2024
06/28
10:30
吴若山
浏览量: 35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